學術講座

2023425日周二15時,菠菜技术交流论坛2023年第12場百場校級學術講座、曆史學系“大夏中國史論壇”第14場前沿講座,邀請到廈門大學曆史與文化遺産學院張聞捷教授帶來題為“制度史視角下的周代編鐘研究”的講座。本場講座在曆史學系1306室舉行,由曆史學系王進鋒教授主持,曆史學系黃愛梅老師、中文系朱學斌老師與談,校内十餘位同學參與了此次活動。



講座伊始,張老師從“禮制考古”的基本概念與青銅禮樂器研究的三個維度出發,介紹了本次講座的學術緣起。講座内容共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樂鐘制度與貴族身份的判定”。張老師指出,東周銅器流轉頻繁,同一墓葬銅器銘文記載可多達數人,僅倚重銅器銘文無疑對判定墓主身份造成極大困擾,因此創新方法論成為有效判定墓主身份的關鍵。張老師以固始侯古堆一号墓為例,通過分析其出土樂鐘的組合、音樂性能與陳設方式,推斷其應為楚墓,且墓主為大夫等級,或為楚國番縣貴族。



第二部分是“測音分析與樂鐘組合的判定”。周代樂鐘演奏存在編列制度,即按照一定的音律安排并結合身份等級形成特定的編列形式。那麼,樂鐘組合應如何區分呢?張老師以随州棗樹林曾公求墓為例,通過測音與音列分析,對其墓中随葬的和鐘、行鐘兩套編鐘提出了新的分組意見。

第三部分是“樂鐘陳列與典籍中的樂懸制度”。禮經文獻所載周代樂懸制度的擺放形式為:樂懸諸面的鐘磬之數基本相等,且鐘磬在演奏時處于同一面上,諸面樂懸間的功能與稱名皆存在差異。而東周時期的墓葬中存在諸多随葬鐘磬折曲擺放的實例,這樣的葬鐘陳設隻是在形式上模仿樂懸制度,而缺乏統一的形制與組合規範,并不具備實際演奏的可能,故不能作為判斷墓葬等級和複原周代樂懸制度的直接依據。



本次講座展示了十分豐富的考古資料,并帶來了研究方法上的革新,啟示大家除了關注樂器上的文字材料,還應關注樂鐘、樂音、樂懸的組合與制度。在互動環節中,在場師生針對周代葬鐘制度的總體特征、戰國中期青銅禮樂器變革、周代“行器”的概念與演變、考古技術和方法的利用等問題,與張老師展開了交流與讨論。同學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在使用考古實物資料、借鑒制度史研究視角與加強文章論證邏輯等方面頗受啟示。



本場講座曆時兩個小時,最後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