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0日周三下午14:00,曆史學系“誠之課堂”導師講座再次開講。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的上海市特級教師,中國教育學會“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審專家庫”和“上海市普教系統評審專家庫”成員,虹口區學科帶頭人黃桂蘭老師應邀莅臨我系。此次講座以《轉識成智的課堂教學》為題,吸引了本系師生二百餘人,在第一教學樓報告廳舉行,我系系副主任黃愛梅老師主持。
黃桂蘭老師從講座的主題“轉識成智”入手,指出其理論來源是馮契先生所提出的“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德性”:即首先要有質疑精神,然後通過綜合分析、整體認識,之後才可能實現“求通”;而智慧是從實踐中産生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體會、感悟從而産生智慧,最後達到真善美的境界。
那對于曆史學科來說,其中蘊含的智慧應該是什麼呢?黃老師指出,曆史的智慧是由曆史學科多維度時空意識、内容的過去性、人文性等本質特征決定的,可以從 “曆史思維”(長時段思維、整體性思維、發展性思維)、“修養品德”和“人文情懷”三個視角來理解。曆史學應當培養學生縱橫古今的宏大視野、鑒往知來的曆史洞見、論從史出的嚴謹态度、胸懷天下的使命擔當、學無止境的謙卑心态和悲天憫人的人文情懷。從某種程度上說,曆史的智慧與曆史學科的五大核心素養是相吻合的,因此曆史教學就要引導學生在求知、求真、求通的曆史學習過程中,習得曆史學科核心素養,建構起正确的曆史認知,并生成源于曆史的智慧品德和人文情懷。這也是黃老師自己對教學“轉識成智”的追求。
理論之後,如何實施這一追求呢?黃老師以其《曆史文化與時代變遷下德法關系的嬗變》一課為例,詳細講解了自己進行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中的具體實施策略。
首先是對學情的分析。黃老師所在的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是直屬于國家教育部,被譽為“培養外語外交人才的搖籃”。其學生除英語外,還需要修讀第二語言。本課就是在學校第32屆以“多元歐洲”為主題的國際文化節上,為高二雙語班學生開設的。
“德法關系”這一選題,面臨時空跨度大和叙事宏大的難題,于是黃老師在德法關系變化的曆史圖譜中選取了六個重要坐标點,即從查理曼帝國到《凡爾登條約》三分天下的鼎足态勢、從三十年戰争到“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後的歐洲格局、從法國大革命到“維也納體系”歐洲政治秩序的恢複、從普法戰争到德意志統一後的歐洲力量對比的新架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凡爾賽體系”德法關系的隐患以及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到美蘇兩極格局下德法關系的嬗變。其中,基礎知識點高二學生都已經了解,隻有二戰部分是新知識。
在确定選題與内容後,黃老師認為過長時段的曆史教學不應該是走馬觀花式的,應該尋找時空交彙點,從而透過微觀分析來進行靈動解釋。她由《萬曆十五年》中以六個曆史人物反映曆史的變化與發展的方法得到啟發,選取了斯特拉斯堡作為這堂課的時空交彙點。這座城市是法國阿爾薩斯首府,處于德法邊界、萊茵河畔,被深深打上了德法關系變遷的曆史烙印。這裡體現了黃老師教學的第一個策略:“以小見大”,即通過小切口展現大曆史,通過小事件展現大變局,通過小人物展現大時代。
在教學環節設計上,如何有效推進教學,通過适當的切入,使學生聯想到德法關系的嬗變?黃老師指出,導入環節很重要。這一課即借助2018年紀念“一戰百年”的契機,順暢導入主題。此後,如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讨論、激活思維,産生思維碰撞,從而更深刻地理解這一課的主題?黃老師采取了問題驅動的方式,來引發學生的思考、探究和質疑。教學過程中,她先通過社會熱點以及史料來追溯曆史,拉近曆史與現實的距離。在點明斯特拉斯堡處于德法交界的地理位置後,又展現了該地區多語種并存的環境,從而提出對文學名篇都德《最後一課》的質疑:明明法語區在阿爾薩斯僅占很小一片區域,為什麼都德仍然認為“法語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對這一問題的辨識,引導學生思考文學作品與史料價值之間的關系,課堂上出現了第一個小高潮。學生們除了認識到文學作品中有可能存在作者個人民族意識的表達以外,《馬賽曲》在這一地區的出現,或者還可以說明在法國大革命過程中,阿爾薩斯地區已經形成了對法國的政治認同。課堂上的第二個高潮,來自學生們進一步的讨論:既然法德之間數百年冤冤相報,為什麼曆史輪回又會“急刹車”,實現從“宿敵”到“兄弟”的嬗變?在課前,黃老師已經依據學情,向雙語班同學布置了查找原始史料的預習作業。于是,同學們在課堂上分别展現來自德法英等不同語言的原始史料,從曆史文化、冷戰背景、國際關系等各個方面進行了熱烈的研讨。教學最後,黃老師将課堂又由曆史拉回到現實,指出歐洲目前面臨着歐債、難民、脫歐等等危機,提出了新的問題:在新局勢、新問題、新挑戰背景下,德法未來将何去何從?斯特拉斯堡的未來命運會如何?——這就展示了黃老師教學的第二個策略,即“以疑激思”,通過激疑生趣,設計問題來激活思維,從而以啟迪學生智慧的方式展開課堂教學。
黃老師教學的第三個策略是“以情動人”,即通過真人真事、動人細節以及真情實感來打動學生。在這一課的教學中,黃老師選擇三個細節:一是在課堂上由學生朗誦都德《最後一課》中的悲情片段,讓學生體會小城悲情和故土鄉愁;二是對比兩組圖片——1871年1月18日和1919年1月18日的凡爾賽宮,以及1918年和1940年的福煦車廂,從而引導學生感受到冤冤相報的家國傷感;三是揭示“歐洲之父”羅貝爾·舒曼的切膚之痛:正是作為洛林人“一個家鄉、兩個祖國”的遭遇,促使他在戰後積極促成了法德和解——以此激發學生的全球視野與家國情懷。
總結了自己的教學策略,黃老師還談到了自己對未來學習的幾點認識。未來社會充滿了不可确定性,學生的未來也充滿了無限可能性。要讓學生适應未來社會的發展,老師就要首先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聯系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但學會把知識點結構化,還要掌握許多跨學科知識,把學科知識跟學生的生活發生聯系,讓學生能學以緻用,并且通過聯系的方法進行深度探究,從而培養提出創造性解決問題方案的能力。其次是要創設具有挑戰的各種情境,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社會情境、生活情境和學術情境。再者,未來的學習方式是共享泛在的智慧學習,作為教師,要掌握運用新技術開發新課程的能力。黃老師以自身開發的慕課《抗戰的十五個瞬間》為例,提出制作慕課需要考慮的幾個問題:什麼樣的主題适合學生線上學習?如何用短短的10分鐘扣動學生的心靈?如何呈現吸引學生的大片級觀課享受?如何組織學生有效開展“線上線下的交互學習”?
在講座的尾聲,黃老師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即讓每一個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她認為,老師這一職業有其特殊性,學生的成功實際上就是老師的成功。教師專業發展的追求是不斷提高智慧程度,用智慧實現教學的價值。隻有教師智慧地教,學生才能聰明地學。
兩個小時的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落下帷幕。但黃桂蘭老師在講座中呈現的教學風采、教學熱情,給予了同學們極大的感染;講座中所提出的教學策略和教育理念,又啟發着未來的教師們進行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