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4日,由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菠菜技术交流论坛世界曆史研究院主辦的首屆“上善”全國世界史博士生前沿論壇順利召開。該論壇由“上善”世界曆史研究基金和上海市高峰學科建設項目共同資助,旨在營造敢于探索、勇于創新的學術氛圍,推動國内世界史博士生加強對前沿學術問題的關注與探究,在全國範圍内搭建優質的交流平台,促進全國世界史學科育人水平的提升。來自北京大學、複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科院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雲南大學、西北大學、河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西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浙江師範大學、貴州師範大學和菠菜技术交流论坛等高校的60餘名教師和學生參會。
開幕式緻辭環節中,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系主任梁志教授介紹了論壇籌備的基本情況。“上善”世界曆史研究基金由曆史學系傑出系友、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先生捐贈設立,旨在推動世界史學科育人水平的提升。本次論壇是基金設立後支持舉辦的首次活動,通過延請全國知名專家學者、知名刊物主編指導與會青年學者,希望能夠打造“小而精”“小而全”的高水平學術交流平台,讓與會者有所進益。梁志教授最後表示,“上善”全國世界史博士生前沿論壇将成為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的建制性品牌活動,希望在未來給優秀的青年研究者更多交流、展示的空間。
開幕式結束後,吉林大學國際關系研究所所長劉德斌教授進行了題為《百年之變與世界曆史研究》的講座,主要闡發了“百年之變”這一現實命題對世界史學科的影響。劉教授認為,百年之變的現實問題正“倒逼”曆史學研究者身份的轉變,即從曆史進程的追蹤者到現實世界的觀察者、參與者。世界史研究,特别是世界近現代史研究正進入全球史研究的新階段,這需要曆史學家突破“歐洲中心主義”的桎梏,建立一種新的世界曆史的闡釋體系。劉教授最後指出,随着時代命題的轉變,世界曆史的闡釋與話語也在發生變化,我們正處于“百年之變”的曆史節點。中國學者應當迎難而上,化危為機,基于中國曆史底蘊,提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性理論與曆史闡釋。
本次論壇還設置了“名刊名編微論壇”環節,邀請了三位知名學術刊物的知名編輯,為與會青年學者分享撰寫學術論文以及投稿等方面的心得。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沐濤教授在主持該環節時分享了本場對話的初衷:青年學者在研究的起步階段非常需要學術倫理與學術規範的指導,希望可以給從事世界史研究的博士生提供一些實在的治學經驗。
《史林》主編郭長剛研究員鼓勵大家選題創新。郭老師在分享中以勞倫斯·斯通為例,特别提到斯通“從來不在任何地方久留”,而是“在曆史的原野上漫步”,其研究以伊麗莎白時代英國海軍的生活為起點,從為國際金融大亨立傳,反思資本主義浪潮,到研究英國貴族制的危機和英國社會的轉型,再到研究英國的家庭、性與婚姻,最後轉向研究英國的“開放社會”。郭老師鼓勵青年學者在研究起步階段選擇某一領域立足,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拓展視野,将曆史研究與現實關懷相統一。
《世界曆史》副主編、編輯部主任徐再榮研究員強調了學術研究的規範問題,這裡的規範不僅指形式上的規範,更包括在研究中樹立的學術規範意識,恪守學術倫理。徐老師建議青年研究者要将自己的選題置于學術史脈絡中,與已有研究對話,強化學術史意識;同時在寫作中,要明确核心概念與中心觀點。此外,論文寫作也要注意細節,做到行文流暢、表述得當,避免結構松散、前後矛盾、翻譯僵化等問題。
《曆史研究》雜志社社長、副主編焦兵研究員特别指出,無論是世界史研究還是中國史研究,都需要保持現實關懷,關注重大時代命題和國内外時事。研究者們往往可以從時代面對的命題中獲得啟示,從而立足曆史學研究緯度進行探索、思考。這樣不僅讓研究具有學術創新性,還兼具現實關懷性。
24日下午,論壇根據不同的主題進行分組讨論,主辦方特意為每一篇參會論文都邀請了1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指導,并通過作者陳述、同侪互議等環節加深交流。
第一組主題為“歐洲”,上半場由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高嘉懿副教授主持。
複旦大學韓晨光以《論都铎王朝時期英格蘭海事法庭與絕對君主制的關系》為題,從軍事、财政、司法、外交層面對都铎王朝時期海事法庭與王權的關系進行讨論。複旦大學陳劍就都铎王朝王權性質的闡釋、海事法庭對中世紀英格蘭君主制的影響等問題與韓晨光進行了讨論。河南大學的楊松濤副教授就“絕對君主制”這一概念的界定提出了建議。
南開大學田豐源以《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英國佃農權利調整》為題,提出英國佃農權利調整是19-20世紀英國經濟社會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複旦大學韓晨光認為論文視角新穎、邏輯清楚、主題聚焦。複旦大學的向榮教授建議在一手材料和注釋格式等問題上繼續完善。
菠菜技术交流论坛田地以《無果而終:英國威爾遜政府在印度洋的核部署計劃(1964-1968)》為題,探讨了20世紀60年代威爾遜政府在印度洋部署“北極星”導彈核潛艇的計劃及其未能成行的原因。菠菜技术交流论坛劉欣認為,該論文有利于理解當下英國的印太戰略和海洋安全觀。上海師範大學的劉子奎教授建議進一步關注美、印等國政府對此的反應,并從綜述的明晰化、檔案運用與研究著作相結合等方面指明了論文完善方向。
華中師範大學龍文鳳以《1662年<出版許可法>與英國印刷出版制度的變遷》為題,分析了1662年《出版許可法》轉變為體現議會司法規範的印刷出版管控制度的原因。中山大學馬繼紅認為該論文折射出17世紀英國中央政府對出版業的管控。南京大學的陳日華副教授指出,該論文對英國複辟時期政治史研究有補充的作用。
中山大學馬繼紅以《路易十四時代法國世俗貴卿職能的調整及其影響》為題,探究了路易十四試圖剝奪貴卿參政權,将其職能局限于軍事領域的相關政策。華中師範大學龍文鳳對英國出版法與法國經驗的互動以及出版管控中複雜的央地關系提出了可供拓展的新思路。浙江大學樂啟良教授對論文中如法案與出版制度變遷内在關聯薄弱、結語部分用詞需調整等問題與作者進行了溝通。
第一組下半場由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趙繼珂副教授主持。
東北師範大學許澤镔以《意大利的“加洛林化”:羅泰爾一世時期的中央和地方政治》為題,指出在“加洛林化”的進程中,意大利王國形成了差序政權結構特征。中國人民大學周旭東認為,該論文對羅泰爾一世的意大利王國統治權力格局作了富有新意的分析。菠菜技术交流论坛的朱明教授肯定其補充了學界對意大利北部史研究的薄弱之處,同時指出論文中的幾組概念仍需在時效和地域性上作更明确的限定。
中國人民大學周旭東以《“帝國世界觀”與研究“羅馬帝國衰亡”範式的新思路》為題,從4-7世紀曆史書寫反映“帝國世界觀”存失的角度,為研究“羅馬帝國衰亡”範式提供了新思路。東北師範大學許澤镔就論文中的概念界定問題提出了建議。上海師範大學的康凱副教授指出,羅馬時代的“帝國世界觀”和“帝國神學”之間的差異應當明确,文章對史料的選擇性使用和版本上的問題需要注意。
北京師範大學劉鑫以《商業引擎抑或堕落之源——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報刊廣告的經濟意義和倫理争議》為題,探究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報刊廣告核心倫理問題。菠菜技术交流论坛馬力從廣告經濟效益産生的複雜過程、廣告倫理争議同俄國思想史傳統的對接等方面提出建議。貴州師範大學的鄧沛勇副教授認為該論文選題跨學科性突出、文獻征引豐富,并就俄國報刊廣告的出現背景、廣告利潤對企業界的影響、虛假廣告的負面作用等可進一步完善之處提出了建議。
菠菜技术交流论坛馬力以《保加利亞國家銀行參與調控計劃經濟體系的形成與變遷(1948-1970)》為題,考察了保加利亞國家銀行的權力、職能變化情況及其原因。北京師範大學劉鑫高度評價其爬梳檔案的功力,同時指明了論文中存在的檔案來源單一、腳注格式與信息不完善等問題。陝西師範大學的胡舶教授從蘇東國家的特殊發展道路等角度提出了改進建議。
南京大學王思婕以《德意志帝國的對美文化政策:以20世紀初德美教授交換為例》為題,深入研究了1905年威廉二世推動德美教授交換計劃的曆史過程。菠菜技术交流论坛肖蕭從論文結構、回憶錄等史料運用和英法等國的經驗比較等方面提出了修改建議。華中師範大學的邢來順教授肯定了論文選題的新意和價值,同時也指出導論的立意、史料的翻譯等問題。
第二組主題為“亞洲與美國”,上半場由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李海峰教授主持。
東北師範大學陳敬瑞以《日本帝國主義在東北的獸疫科研活動——以滿鐵獸疫研究所為中心的考察(1925-1945)》為題,考察了1925年日本殖民者在奉天設立的滿鐵獸疫研究所情況。北京大學林曉萍提出進一步從日本學者的角度進行探究的新視角,并借此與已有研究進行對話。菠菜技术交流论坛的徐顯芬教授肯定了文章的選題,同時強調應盡量突出文章在已有研究中的創新點,同時增強史料分析能力,避免“為論述而論述”。
北京大學林曉萍以《晚清“聯美制日”外交政策的挫敗——以唐紹儀訪美為中心》為題,探讨了1908年清政府派遣唐紹儀作為專使訪美,以及“聯美制日”政策的失敗。武漢大學王少紅建議進一步讨論清政府在外交博弈中如何具有主動性。菠菜技术交流论坛的崔丕教授肯定了史料梳理的細緻,同時提示作者注意史料背後隐藏的宏觀背景和問題。
武漢大學王少紅以《從美日外交到美國民權:美日帝國競争語境下的“日本人問題”》為題,探究了20世紀美國民權組織推動消除移民法中對亞太移民的種族和國籍歧視問題。東北師範大學陳敬瑞就日文史料的應用提出了建議,尤其需注意格式問題。菠菜技术交流论坛崔丕教授認為文章可以在比較視野中分析太平洋戰争爆發後在美日僑和在美華僑的不同境遇。
西北大學母仕洪以《全球化視野下伊朗薩法維王朝蠶絲貿易的發展及其影響》為題,研究了伊朗薩法維王朝的蠶絲貿易的初興與發展。浙江師範大學徐聖就文中“蠶絲貿易繁榮”問題提出是否可以進一步展開讨論等問題。西南大學的冀開運教授建議作者進一步關注研究視角的轉換,從全球史角度研究國别史,從國别史角度照應全球史,同時力所能及地運用波斯語資料。
浙江師範大學徐聖以《“循次而進”與“分而治之”:亞述前期對叙利亞政策探析》為題,提出自公元前10至前9世紀,亞述傾向于采用附屬國的方式統治叙利亞地區。西北大學母仕洪認為,該論文細緻地梳理了亞述帝國前期對叙利亞地區的統治政策,但應當加強史料的分析與論證。廈門大學曲天夫副教授肯定了文章的選題意義和邏輯架構,但需進一步明确問題意識。
第二組下半場由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謝國榮教授主持。
中山大學吳耀庭以《科倫坡計劃中武吉丁宜醫學院項目與澳印(尼)關系的困境》為題,探讨了印尼政府設立、受澳大利亞支持的武吉丁宜醫學院的發展問題和最終失敗的原因。浙江大學高大為肯定其史料運用能力。菠菜技术交流论坛姚昱教授指出文章主要内容和題目中的科倫坡計劃關系并不大,在題目選擇和具體論述中可以進一步聚焦。
廈門大學楊金璐以《卡特政府“人權外交”與美菲軍事基地談判》為題,對“人權外交”下的美菲軍事基地談判進行深入探讨。北京大學潘米奇建議增強對菲方材料和二手材料的關注、增加與已有學術的對話。雲南大學的劉磊教授指出文章應避免因太過于糾結檔案細節而導緻對宏觀問題把握不夠充分,同時語言問題也需進一步完善。
北京大學潘米奇以《“人權外交”與冷戰思維的交疊——試析卡特政府對1980年薩爾瓦多系列危機事件之應對》為題,分析了1980年美國卡特政府對薩爾瓦多系列沖突事件的應對策略。廈門大學楊金璐就“人權”與“人權外交”概念界定等方面提出建議。菠菜技术交流论坛的姚昱教授指出文獻綜述和史料應用等問題。
浙江大學高大為以《美國的南亞流亡藏人政策研究(1959-1963)》為題,深入探究了1959年美國政府對流亡南亞藏人群體展開的行動。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李聰慧認為文章的問題意識可以進一步突出,結論方面也可以再進行一些深化和拓展。菠菜技术交流论坛的姚遠梅副教授建議在關注具體問題的同時應增強整體感,同時增加對中國官方立場的解密檔案或報刊的利用。
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李聰慧以《遏制戰略與非殖民化的相遇:冷戰初期美國對緬甸宣傳政策的演變(1948-1962)》為題,指出冷戰初期美國對緬甸的宣傳政策經曆了“科教先行”“積極反共”和“兩條路線”的多次轉變。中山大學吳耀庭就文章結構提出了建議。中山大學姜帆副教授肯定了文章的選題和邏輯,建議關注緬甸方面材料。
分組讨論結束後,論壇舉行了閉幕式和頒獎典禮,由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副系主任瞿駿教授主持。瞿駿教授強調,本次論壇雖然規模不大,但入選論文在研究對象上體現出跨度大、範圍廣的特點;在資料使用上體現出多國檔案、多種語言的對比運用。入選論文經過兩輪的匿名專家評審,體現出同學們在各自領域的長期深耕。随後,四位分組主持人高嘉懿副教授、趙繼珂副教授、李海峰教授和謝國榮教授分别就讨論情況進行了精彩的總結。在頒獎階段,梁志教授、朱明教授為獲獎學生頒獎,共計評出特等獎5名、一等獎7名、二等獎8名,本次論壇圓滿結束。
(特等獎:母仕洪、林曉萍、王思婕、馬繼紅、李聰慧)
(一等獎:高大為、楊金璐、徐聖、王少紅、龍文鳳、田豐源、韓晨光)
(二等獎:馬力、陳敬瑞、吳耀庭、許澤镔、潘米奇、田地、劉鑫、周旭東)
(供稿:王維祎、葉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