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7日,華東師範大學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張華研究員應邀開展題為《長江口——杭州灣沿岸新石器時代環境變化和人地關系》的講座。本次講座系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思勉班”“曆史+”跨學科對話第十一期講座,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由曆史學系朱明教授主持,章義和教授與談,吸引了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菠菜技术交流论坛等多所高校的百餘名師生參加。
講座伊始,王張華老師首先介紹了河口海岸學研究工作的材料和方法。研究材料主要是各個時期的地層沉積物,這些沉積物無論是否肉眼可見,都具有重要價值。此外,河口海岸學的研究方法多樣,包括C-14定年法、微體化石研究、元素地球化學研究、有機碳和穩定同位素分析等等。
王老師進而向大家講解地球冰期和間冰期的交替變化。距今260萬年以來,地球南北兩極被冰川覆蓋,氣候呈現冷暖氣候波動。大約距今10萬年前,地球氣候進入末次冰期。1.9萬年前開始,末次冰盛期——即最冷的冰期結束,全球海平面大幅度上升,海岸線向陸後退。海岸線的變化與附近人類文明的興盛密切相關,長江口——杭州灣沿岸即由此成為重要的新石器文化中心,例如長江下遊文化圈的齊家文化、龍山文化、馬家浜文化、石峽文化等等。
王老師指出,近年來長江口的地形和海岸線演變過程研究取得一定進展,主要體現在:1.2萬年至8000年前,海平面上升速度很快,泥沙堆積速度追不上海平面上升速度,海岸線持續後退;距今8000年以來,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下降明顯,三角洲和濱海平原建造。長江口——杭州灣沿岸目前已經發現的新石器文化和水稻馴化活動,開始于大約1萬年前,而遺址發掘和詳細研究主要集中在8000年前之後,例如南島語族人的航海工具、井頭山貝丘遺址的貝丘堆積。大約7500年前,全國海平面再次加速上升,海水深入西太湖腹地,淹沒杭州灣南岸濱海平原的新石器遺址。大約7000年前,全球海平面趨于穩定,古太湖灣逐漸被充填為大陸。
王老師以圖表形式介紹新石器文化曆史與海平面波動、地貌環境變化的關系:8000年前,海平面上升速率下降,長江三角洲和濱海平原開始建造,跨湖橋文化形成;7600年前,海平面加速上升,跨湖橋文化結束;7200年前,海平面趨于穩定,濱海平原廣泛形成,出現河姆渡/馬家浜文化;6400年前,海平面上升事件和大範圍海水入侵,導緻河姆渡早期文化結束;5600年前,大範圍海退現象發生作用,精耕細作的稻作農業形成。
随後,王老師重點談及良渚文化,并着重分析導緻其崩潰的原因。王老師以魚山遺址為例進行正演和反演,得出“海平面上升情景下的台風風暴潮淹沒頻率增加”的正演結果和“計算在離海岸線大約3千米的情況下,形成該風暴砂脊所需要的水位高度為27.5米,最大波浪高度25米,在半封閉的古甯波灣内不可能達到這樣的波浪高度”的反演結果。進而得出良渚末期海岸帶水澇災害發展的3個階段:大約4600年前,海平面上升,良渚水位上升;4500年前,由于鹽水入侵,有機質含量進一步上升;至4300年前,極端事件——水澇災害頻繁發生。
最後,王老師總結分析了氣候環境變化與人類社會的互動關系,例如跨湖橋文化的出現得益于河流入海泥沙建造的濱海平原、東亞最早的史前國家良渚的出現和崩潰都與海平面的變化息息相關等,強調注重環境保護和關注海岸帶生态環境的重要現實意義。
在對談環節,朱明老師談及聽完報告的感受——人類在自然面前的無力感,強調關注氣候和環境變化對史學研究的思路拓展非常有益,尤其是史學研究不應囵于單純的人類社會和人類生活,人地關系也是值得關注的内容。氣候、地貌等的變化通常是漫長的,而年鑒學派代表人物布羅代爾曾提出時段理論,當前史學研究大多關注短時段,時而關注中時段,而長時段的研究非常适合同地理學的理論方法相結合。
章義和老師就太湖流域和長江口二号古船打撈、明朝滅亡、當今上海用水安全問題等問題與王老師展開對話,并和王老師讨論了靠近海洋的地質工作和陸地的地質工作的區别、C-14測年技術是否存在缺陷等問題。王老師也與線上線下的學生進行了交流,講座在師生們的掌聲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