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随着全球化發展和我國“一帶一路”建設,區域國别之間的交流加強,海上絲路沿線各個國家都在努力增進相互之間的合作。鑒于此,2022年11月25日,由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舉辦了以“印度洋世界的文明交流與互鑒”為主題的國際研讨會。來自南非、坦桑尼亞、埃及、越南以及中國的十餘位學者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分為上下兩場進行,緊密圍繞着印度洋世界的文明交流和互鑒以及如何搭建互惠共赢的學術平台展開。
沐濤教授在緻辭中介紹了華東師大曆史學系在環印度洋相關研究上的深厚積澱,如非洲史、南亞史、澳大利亞史等,亦與越南河内大學、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大學等環印度洋地區的高等教育機構有着密切合作,建有海外工作站,成果頗豐。環印度洋地區的文明曆史悠久,古中國、古印度、古埃及、古希臘以及東非的斯瓦希裡文化都在此交融,從曆史的角度研究環印度洋的文明彼此交流和影響的過程頗有價值。
會議第一場主題為“從非洲到中國”(From Africa to China),由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的劉盈瑩研究員主持。
南非金山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的Dilip Menon教授關注各種要素的跨印度洋流動,他強調在全球變暖等現實背景下,海洋對于全球有着共同的重要影響,應加強合作研究,超越海陸二元對立視角。
清華大學國際與地區研究院的熊星翰介紹了地理學思想及其對馬達加斯加經濟地理演進的影響。他指出馬達加斯加是世界第四大島,擁有非洲國家中最長的海岸線,但其經濟表現與之嚴重不符,是因為其地理條件與相應形成的地理思想這兩種因素共同制約了經濟發展,馬達加斯加需要一種新的地理思想來打破路徑依賴。
達累斯薩拉姆大學曆史學系的Andrea Kifyasi介紹了後殖民時代中國對非醫療援助。他使用坦桑尼亞和中國檔案館及圖書館的文件,還使用了瑞士檔案,查閱信件報告和中國資助項目的有關材料,并且獲得口述史料,以研究中國醫療援助對南南合作框架内坦桑尼亞衛生部門發展的影響。這有助于從政治經濟角度理解南南合作,為中非關系尤其是醫療外交領域提供後殖民主義的視角。
越南河内國立大學曆史系的NGUYEN Thi Minh Nguyet解釋和比較了東南亞許多地方在西方文明影響下的城市模式。她介紹了近代早期東南亞城市模式的來源,認為16世紀以來東南亞城市受到不同殖民國家規劃的影響,但每一個殖民地政府在面對自己的殖民地内複雜而不同的社區時,都會做出相應的調整,反映在城市總體規劃和居民政策上,每個城市都創造了不同版本的西化模式。
浙江海洋大學曆史學系的陳金龍從上海對外援助的角度切入,探讨如何以印度洋作為平台進行研究。他介紹了上海從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初對非洲國家的經濟技術援助,指出這是國家對外援助政策變化的風向标。他也從浙江地方的視角出發,将印度洋作為研究中國與非洲關系的一個重要平台,輔之以更多詳實案例的研究。
會議第二場的主題為“海洋上的流動”(Ocean in Mobilities),由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的李晔夢副教授主持。
埃及愛資哈爾大學的Sameh Elmashaly聚焦于“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中埃關系。他指出,從考古學的證據來看,埃及與中國長期在風俗、思想、工藝上相互借鑒,通過制瓷技術可以看出,伊斯蘭典籍向中文的譯介與埃及亦有很大關聯。今天中埃之間在高等教育方面有很多合作的機遇,也有大量中國文化産品被翻譯引入埃及。因此,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的交彙點,作為溝通亞歐非大陸的樞紐,埃及積極響應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清華大學曆史學系的曹寅從揚州出發,提出了印度洋世界中的纏繞的曆史,他試圖以“西洋布”和猶太人群體沿大運河分布為例,呈現一個傳統中國城市的跨國纏繞,并分析印度洋遠超出沿岸範圍的影響。他強調,即便是中國古代城市的研究,也可以從揚州的東南亞風、阿拉伯風古建築遺存中看到全球性的線索,從古代傳統中發現跨國關聯。同時,也應該在印度洋區域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超越印度洋世界的邊界限制,以纏繞為方法,以印度洋為方法,書寫全球印度洋的曆史。
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的劉偉才介紹了殖民時代桑給巴爾城在歐洲旅行家記述中的形象。他從旅行家的記述來看當時的桑給巴爾城是如何作為印度洋上一個重要的國際節點的,通過旅行家的記載探讨了東非與西非、南非的港口城市的差異,以此深入考察非洲殖民地地區的多樣性。
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的朱明指出印度洋周邊的城市史研究存在殖民/後殖民、傳統/現代化、國家建構三種模式,還可以從全球史的角度注重城市的聯系和互動,進而将印度洋世界納入全球框架進行研究。同時,還需重視港口與腹地、經濟與生态、流散群體與文明交融等問題,加強曆史學與地理學、人類學、國際關系學等的跨學科交流與合作,争取在區域國别研究方面有所突破。
最後,由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的Timothy Baycroft教授做評議。他從自己對民族主義和邊界的研究出發,認為本次會議涉及的兩個重要邊界,即海岸和海洋在産生區隔的同時也創造聯系,另一個有趣的話題是海洋作為一種思想空間在人們的思維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本次會議邀請印度洋周邊國家的學者一道參與,着力于打造環印度洋的學術共同體,以推進印度洋沿線國家的文化和學術交流。不同學科和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着印度洋地區、一帶一路、文明交流互鑒等議題展開讨論。會議從不同角度對印度洋的曆史作了解讀,讨論了印度洋的文明交流在世界史、一帶一路沿線文明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也為未來的合作奠定了基礎。同時,本次會議也是菠菜技术交流论坛與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大學、越南河内國立大學多年合作的深化,在以往雙邊交流合作的基礎上和菠菜技术交流论坛“全球深度合作推進計劃”的支持下,首次進行了多邊合作,并且納入了埃及愛資哈爾大學、南非金山大學,嘗試針對某一問題進行全方位和多角度深入探讨。本次會議首次舉辦地是中國上海菠菜技术交流论坛,也計劃在以後繼續進行下去,并将進一步加強主題導向,圍繞着國際學術界的重要問題展開讨論,力求通過國際合作為人類文明共同體的發展和“一帶一路”倡議提供曆史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