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我系高質量發展,曆史學系與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以下簡稱“中海博”)合作開展的“星火遠航”志願服務項目于2023年4月開啟第二階段,拟開展線上分享交流、線下實地參觀、假期志願服務三步走計劃。在“中海博”社會教育部職員、科普教育專員、志願者項目負責人王靈林老師,曆史學系本科生黨支部書記、項目指導教師蔡慧賢的指導下,同學們進一步開展特色科普宣傳,弘揚中華民族燦爛的航海文明。
(項目成員代表與指導老師合影)
分享交流:在回顧中完善提高
4月19日下午,項目成員與指導老師開展線上交流。五個小組的代表分别彙報了項目自寒假以來的實踐過程與收獲成果,同學們在吉林、湖北、廣西等多地進行宣講活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航海文化科普課程。王靈林、蔡慧賢老師均對成員們在寒假付出的努力與形成的成果表示肯定,并鼓勵同學們繼續保持對志願服務認真專注的态度與真摯飽滿的熱情,為暑假線下科普實踐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項目彙報圖片展示)
針對項目成員反映遇到的困難,兩位指導老師均提出解決方案與建議。王老師列舉了博物館為同學們提供的資源清單。在科普對象聯絡方面,他提出以上海市參與館校合作的中小學為突破口,把握“愛心暑托班”等相關政策需求開展線下的文化科普活動。在講解經驗積累方面,博物館将在5月份開展航海科普講座培訓,讓初次接觸文化宣講的同學們了解講解技巧。在資源資料需求方面,王老師向同學們介紹了博物館專家庫、資料庫等豐富資源。蔡老師建議成員們充分挖掘自身興趣和專業特長,設計特色課程;充分利用博物館提供的豐富資源,創新性開展雲遊博物館、連線海員船長等個性化内容;在資料搜集使用時注重引用規範,尊重知識産權。
(博物館航海知識讀本)
此次分享交流會讓同學們在課程選題、時間管理、内容設計和講解技巧等方面收獲頗多;後續大家也将定期溝通交流,群策群力為項目順利開展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
(項目彙報圖片展示)
線下參觀:在考察中積累知識
4月21日下午,蔡慧賢老師帶領曆史學系本科生黨支部成員、“星火·遠航”項目成員和對航海文化感興趣的同學前往“中海博”實地參觀。在講解員的耐心介紹與王老師的補充解說下,同學們了解了衆多展品背後的故事,領略了航海文化的魅力,認識到傳播航海文化的重要性。集體參觀航海曆史館與“尋巴記”特展後,同學們自主分散到各個展館,探索航海文化的不同側面。
(集體參觀圖片展示)
王老師還為項目成員展示了博物館以科普為目的設計的多種資源。水手繩結,是千年航海文化的重要載體,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這項水手必備技能的講解和示範是科普課程引入的極佳選擇。“中海博”聯合周邊高校組成旗語隊,融合展闆介紹與親身體驗,增加科普活動的趣味性。除此以外,王老師還展示了輔助科普活動的航海徽章、船舶模型、粘土玩具和知識讀本。這一方面為成員們的線下宣講提供豐富的物料支持,另一方面也啟示同學們重視課程的吸引力和互動效果。
(項目實地參觀圖片展示)
體驗結束後,項目成員代表與兩位老師就參觀經曆和感受進行交流。王老師依據手工物料與館内展品,對科普課程的主題選擇提出建議,在切入點和趣味性方面進行優化。他以航海傳統習俗這一科普課程舉例,描述了古代船飾含義、船舶禁忌語言等重點内容,直觀形象地讓成員們體會到主題設計的關鍵之處。
(項目成員與指導老師座談)
志願服務:在實踐中鍛煉能力
最後,項目計劃在五一假期組織成員參與館内志願服務,承擔“文明勸導”“秩序維護”“引導咨詢”等工作。實地服務實踐既為成員們進一步挖掘博物館承載的文化知識提供窗口,又為鍛煉成員們人際交往、溝通表達等能力創造機會。成員們在志願服務過程中對科普對象知識接收能力和文化興趣點的挖掘,将為科普課程的設計與制作提供參考。對館内資源的進一步了解,手工物料的進一步學習,也将在科普宣講時發揮重要作用。
參觀感悟
在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參訪活動中,我了解到中國從古至今偉大的航海曆史和海洋強國的建設曆程。西北的羊皮筏子、江南的小小竹排,凝結着勞動人民的智慧;海上絲路、鄭和下西洋,書寫着文明間的交流互鑒。博物館整體海螺形狀的外觀、壯觀的明代福船、滴水湖畔的宏闊視野,都讓我流連忘返。《尋巴記》系列展講述了巴國璀璨的曆史與文化,使我對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有了更加直觀的感受。乘風破浪,不虛此行!
——2022級曆史學宮羽思
今天跟随集體前往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參觀學習,感悟頗多。中國航海博物館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我國首家國家級航海博物館,是我國規模最大的、等級最高的專題類航海博物館。館内工作人員帶領我們參觀了航海史展區和“尋巴記”展區,在小姐姐的專業講解中,我們了解到古代航海事業的輝煌,體味近代航海事業發展的艱難,也沉浸于新中國以來航海事業的飛速發展取得的巨大功績,最後在豐富的文物古迹中感受到“巴人”文化的多姿多彩。習近平主席說,“中國各類博物館不僅是中國曆史的保存者和記錄者,也是當代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奮鬥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參觀博物館,不僅是為了擴充知識,了解曆史,也能讓我們體會中國夢的夢之所起,夢之所歸,從而勉勵自己繼續前進。非常感謝這次的學習活動,也希望未來能獲得更多這樣的機會。
——2022級曆史學喀迪爾亞·艾尼丁
今天跟同學一起前往中國上海航海博物館去了解中國航海事業的發展,感悟海洋文化。來到中國航海博物館,首先印入眼簾的便是這座建築的外觀,宛如兩葉白色風帆,駛向海中。其次,在館内人員的帶領和講解下,看到了到處都是以“航海”為主題,“博物”為基礎的展品,各種曆史上用到的航海工具。總之,這次體驗使我佩服前人的膽量和智慧,以及航海事業輝煌的發展曆史。
——2020級思想政治與教育黃語嫣
參觀中國航海博物館令我感觸很深。一方面,作為一名曆史學系的學生,隻有真切地去觸碰,才能切實地體會。在參觀中國航海曆史博物館之前,中國古代航海文化在我腦海裡非常模糊,但當看到一艘艘各種材質,設計精巧的戰船時,我還是忍不住發出驚歎:中國古人遠比我們想象得要有智慧,文化自信油然而生。進入近代展廳時,時人奮發努力,發展航海實力,保家衛國。其中一艘中國共産黨用以運送人員與物資的漁船令我印象最為深刻。一側為敵軍從國外進口的鋼鐵巨艦,一側為空間狹小,飽經風霜的木質漁船。這一方面反映出中國共産黨不畏強敵,為解放新中國不懈奮鬥的信仰與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民群衆對中國共産黨的擁護。
另一方面,曆史系同學可以根據自身技能性格等特點,發揮專長,以博物館為平台,尋找就業機會,在崗位上發光發熱,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
——2020級曆史學張瀛予
在這次航海博物館參觀活動中,我對“星火遠航”志願項目印象最深、感悟最深。該項目的模式較為成熟,内容相當豐富,實現将曆史知識本身與愛國主義教育、史學服務公衆三者有機結合。該項目啟發我思考所學曆史知識該怎樣更好應用的問題。在内容方面,應促進将家國情懷教育融入知識傳授過程;在形式方面,可以将線下與線上相結合,兼取兩者在體驗感與傳播面上的優勢;在受衆方面,也可以嘗試轉變既有視角,關注西部、農村學習者的需求。
——2019級曆史學李欣頤
千川彙海闊,風好正揚帆!“星火·遠航”項目成員将更加注重知識積累與能力提高,以特色科普與航海文化課程為中小學生帶來精彩的航海文化體驗,以實際行動服務航海強國戰略。
文字:李雪萌
指導:蔡慧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