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講座

2022年11月23日下午,菠菜技术交流论坛2022年第67場百場校級學術講座暨2022年第7場“大夏中國史論壇”前沿講座如期開講,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彭劍教授應邀作題為“從‘内外’到‘三權’——辛亥革命前夕帝國的權力新格局”的學術報告。彭劍教授長期深耕清末新政、憲政、辛亥革命等領域,出版和發表了衆多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在中國近代史研究方面産生了重要影響。在此次講座上分享的是其最新的研究心得。講座由阮清華教授主持,來自菠菜技术交流论坛、華中師範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等高校的近三百位師生參與了此次活動。

彭教授首先回顧了百年來學界對清季權力格局的研究,指出先行研究多從“内”與“外”的角度立論,或謂鹹同以降形成了“外重内輕”的局面,或謂光宣之際“内外皆輕”。而彭教授認為,光宣之際随着預備立憲的展開、議會機關和審判廳次第建立,帝國的權力結構已非“内”“外”所能涵括,而朝三權鼎立方向演進。

從立法機構的設立來看,通過對《資政院章程》《咨議局章程》等曆史文本細緻入微的解讀和國會請願運動等相關曆史事件的分析,彭教授指出預備立憲期間各級準議會機構的創立,确實給傳統的官僚系統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在中央,資政院分了軍機處和六部等機關的權,在各省,咨議局分了各省督撫等衙門的權。

司法改革對權力格局同樣産生了影響。在改革中,司法被分為行政和審判兩部分,司法行政方面,中央成立法部,地方成立執法司,司法審判方面則實行“大理院-高等審判廳-地方審判廳-鄉谳局”的四級三審制。從中央到地方,行政和審判機構之間存在複雜的權力糾葛,權力機構在預備立憲的幾年中悄然發生變化。

預備立憲的憲政改革對權力結構造成影響之後,權力不單單在軍機處和督撫之間流動,軍機處的部分權力流向了新成立的資政院、大理院,督撫的部分權力則流向了咨議局和審判廳。“内”和“外”的變輕,不完全是傳統權力機關之間對權力分配和争奪造成的,也有三權分立産生的影響。此時,“内”“外”的内涵已經發生了變化,“外重内輕”、“内外皆輕”等說法是否成立還可以繼續思考。

在權力結構朝三權分立的方向發展的過程中,趁勢崛起的不僅僅有軍人集團,還有紳士集團。通過各級準議會組織,紳士集團初步實現了組織化,而組織化了的紳士集團,其影響力也就不再局限于一村一鄉一城一鎮,而可以對全省乃至全國産生巨大影響。這兩個集團均在清季顯示出了巨大的能量,在辛亥革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并在民初分享了政權。

講演結束之後,阮清華教授對講座内容進行了簡要回顧,認為彭教授從“内”“外”兩分法到“三權分立”的延伸是一種很有新意的觀點;紳士集團在中國社會治理中起到重要作用,彭教授從組織化角度強調他們在民初政局中扮演的角色同樣具有啟發意義。

随後,彭教授與聽衆們展開了交流互動,回答了咨議局的地方差異、明治時代的日本法學界對清政府憲政改革的影響、“紳士集團”的界定、“組織化”的紳士階層具有多大的能量等問題。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