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6日、18日,由菠菜技术交流论坛中文系青聯會、曆史學系青聯會、哲學系青聯會、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院主辦的“學術與成長:文史哲青年教師經驗交流會”于菠菜技术交流论坛闵行校區人文樓5303室成功舉辦。兩日間總計四個單元的經驗交流會共吸引了來自中文系、曆史學系、哲學系及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的數十位教師與會交流,現場交流融洽,氣氛熱烈。
11月16日上午,交流會第一單元“課題申報經驗分享”在5303舉行,由中文系教授鳳媛老師主持,中文系教授朱志榮老師、曆史學系教授謝國榮老師、哲學系教授朱承老師進行了主題報告。
朱志榮老師分享了自己參加工作以來申請項目的種種經曆與經驗,提醒與會教師在進行項目選題的時候,應最大限度減少分歧,盡量規避争議主題,以降低其他因素對課題申報的影響;選題應集中于自己平時所關注的領域,進行深入且全面的文獻綜述,在熟悉學術史的前提下才更有可能發現并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進而能言簡意赅地從中提煉出有價值、有意義的創新點;課題論證過程中,回答問題要講究順序和邏輯,應緊扣主題,抓住核心問題;另外,參考文獻部分應深入全面、準确體現主題且宜多向同行專家請教;同樣應該認識到課題的申報是持久的工作,應多花時間和精力進行打磨和完善;最後,朱老師提示大家,在課題申報過程中,論述要清晰、創新點要明确、論述要有邏輯、文本排版要清爽且一目了然,這些問題都有可能是最終決定課題申報能否通過的關鍵因素。
謝國榮老師指出,在現行制度下,課題項目的申報可能是伴随着高校教師終身的重要問題。所以,在各級各類的課題項目中,應有針對性、有所取舍的進行申報,并且可以着重關注“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全方位進行綜合考察與選擇;其次,結合自身曾作為通訊評議的經驗,謝老師認為課題申報的成功與否,固然會受一些其他因素左右,但是那些令人“怦然心動”的選題往往會事半功倍,申報者對所牽涉領域内經典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最新成果的收集情況也是影響課題申報結果的重要因素;最後,謝老師再次強調,申報課題與開展研究幾乎對于每個教師來說都是終身研究的一部分,所以在青年時期課題申報之初要進行相對大膽且長期的規劃,既有五年内的短期目标,還要有遠景上的設想與追求。
朱承老師分享了他關于“課題申報”相關的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為什麼要申請課題”,教師申報課題要明确個人申報的目的,既應避免“唯項目是舉”過分功利地大量申請課題,亦應避免“千帆過盡,唯我兀自不動”完全不去申請項目,做好平衡,為自己的教學和科研營造相對好的客觀環境,既适應學校的考評方式,也為個人學術階段的變化提供外在動力;第二個問題是“申請什麼樣的項目”,朱老師建議青年教師在做講師時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适合目前研究階段的項目層次去申請,循序漸進;第三個問題是“如何申報項目”,人文類項目選題應注意抒情與寫實之間的張力,把握選題的新穎程度,同時做好申請項目前期基礎的豐厚積澱,進行一些論文發表之類的鋪墊準備,至于項目論證的内容與環節不必過于糾結,充分體現出申請者的學術基礎及相關水平即可。
在三位報告人的主題報告結束後,主持人鳳媛教授進行了總結。鳳媛老師指出,本次活動對于今天到會的老師們來說,不僅是技術層面的經驗交流,更是提醒我們不要忘記自己的學術初心,要學會進行終身的學術規劃。
在交流與讨論環節,哲學系副教授牛文君老師、曆史學系教授王進鋒老師就“課題申報的标書情況”“課題成果與出版”等問題同三位報告人及其他與會教師進行了積極熱烈的交流。
同日下午兩點半,“學術與成長:文史哲青年教師經驗交流會”第二單元在人文樓5303順利舉行。本場交流會的主題為“論文發表與國際交流”,由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員趙崧傑老師主持,有近二十位來自文史哲的的青年教師們出席。
第一位報告人是菠菜技术交流论坛中國語言文學系與國際漢語文化學院的雙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金雯老師。金老師首先為大家詳細分析了國内各文科專業期刊與綜合學報運行的制度模式與特點,并點明了當前專業期刊投稿周期長、審稿嚴、受稿少的客觀困難。但同時,金老師也鼓勵大家在做好心理準備的基礎上,紮紮實實做學問,堅持自己的洞鑒。同時,她也強調了選題的重要性,提醒大家要“兩條腿走路”,即在堅持自己興趣方向的基礎上,也可以關注一些呼應時代熱點的學術潮流問題。國外的期刊發表,往往帶有一種現實關照,比如美國學術界對“中國視野”、“美國内部的多元民族文化視角”等議題往往抱持有更大的興趣。而談及國際交流,一方面,金老師認為我們應該把握國際學術會議上的交流機會,而且一些參會的期刊主編往往會在此類場合中透露他們的征稿需求。另一方面,她也指出目前國漢院與一些海外高校建立有長期的學術交流平台,因此單純的交流訪學其實不難辦到。
接着,菠菜技术交流论坛哲學系副教授朱晶老師也分享了她對國際期刊發表與學術交流的一些心得。她指出,在國際期刊發表的流程中,語言其實并非最重要的因素。事實上,他們的審稿非常嚴密,小到腳注的引證邏輯與準确性都會被細緻審查,因此一定要注重研究與寫作的規範。朱老師也特别提到,就學術方面,國内外所關心的議題有時是不太一樣的。國際刊物非常強調研究結果的普遍性,而國内刊物往往會講求研究成果的現實啟發意義。尤其是研究中外比較關系的學者應該認識到,中國問題的特殊性并不能構成研究的特殊性。我們必須考慮,自己所提供的新的理解框架與成果,是否在通用的國際規範語境下也能普遍适用。最後,朱老師也鼓勵大家要耐得住寂寞。正所謂“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文章見刊時的那份喜悅感,正是支撐學人們在學術道路上辛勤耕耘的寬慰與動力。
最後一位報告人是來自曆史學系的張銳老師,他熱誠而風趣地向大家分享了自己長期在意大利的求學生涯與研究經驗。張老師認為,特别曆史類刊物的發表,國外的期刊更注重理論分析的簡潔明了,它要求我們直截了當地把問題講明白。總體來看,西方學術界還是比較歡迎有中國學者從中國的視角來談論中西關系、中外交流等問題。另外,張老師結合自身曾在西方各檔案館裡苦讀17、18世紀原始手稿的經曆,特别強調除了學術規範的嚴謹細密外,寫作論文時一定要掌握有一手資料。尤其是研究世界史的學者,應注重研究對象本土的已有成果與相關史料,而不能隻局限于英文世界。因此小語種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在掌握二外的基礎上,他也鼓勵大家與國外高校的教育體系接軌,嘗試三外、四外的訓練。最後,張老師認為出國交流是非常寶貴的人生經曆。我們可以體驗到不同國家的特色與生活方式,接受不同風格的教育,學一門新語言,乃至擴大自己的人文視野與就業機會。
在自由讨論環節,三位報告人老師與在場的其他青年學者們就學術研究的話語權、各類刊物的審稿周期與标準、如何建立雙向平等的國際學術同盟等問題展開了充分讨論。本場交流會在熱烈的氛圍中圓滿落幕。
11月18日上午,第三單元交流會“教學問題與經驗”在人文樓5303舉行。在開始之前,主持人曆史學系黃愛梅老師就青年教師在初步踏入大學教育的困境,希望三院系的教師們可以在教學、包括跟學生相處的關系以及課題申請等方面提供一些經驗。本次交流會獲得了青年教師們的踴躍參與和熱烈歡迎。
首先是來自中文系的劉陽老師,他曾多次獲得華東師大優秀任課教師、最受學生歡迎課程獎項。劉老師在第一點就提到了教學和科研之間的平衡問題。在新教師剛開始入職的時候,需要将教學作為基本原心,并向現場青年教師提出要求:能不能在三年之内犧牲部分教研時間力求站穩講台為先。教學口碑是一個老師最重要的第二點,在一定的時間後,教學和科研可以相互結合。如在面對學生答疑過程中,遇到難度較大的本質問題,老師自然會回去深思與探究。“這些答疑中的火花實際上保證了我們學術科研的深度”,劉老師如是說,直指青年教師們在站穩講台後如何處理教學與科研關系的核心道理。第三點,如果要得到學生的認可,老師自身吃透内容、概念、内容和精神是最低底線也是最高境界。第四點,教師需要思考這門專業課對日後并不從事本專業深造的同學來說,能獲得什麼。即在備課中考慮“撒開網”,在例證的寬度和廣度上滿足教室内所有同學日後可能的需要。最後一點,劉老師強調課程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效果之間的重要因果關系,比如青年教師可以将“段子”“曲藝”等語言智慧有機融合到課堂中去,避免“茶壺煮餃子,有貨倒不出”的尴尬。
接下來是曆史學系的董佳貝老師分享自己從事教學的點滴感悟,并且表示對劉陽老師提出的五點問題深有同感,同時希望劉老師可以多舉證一些教學實例以供各位老師學習。董老師所承擔的《中國古代文明》課程作為大類培養的基礎課程,斬獲上海高校青教賽人文社會科學組的特等獎,其分享如下:首先,青年教師在教學方面的進步與成績是與曆史學系的培養機制與領導關懷是分不開的。如教學督導在聽課後對教師的組合教學設計、教學内容、闆書與幻燈片設計的中肯建議,教研室前輩在教學生的引領與示範作用對青年教師們有着極大的促進作用。其次,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将豐富的教學内容進程有效呈現?集體備課的協調性優勢就有所展現,課程開始前的教學進度精細劃分、課中教學重點難點的确定、課程結束後與合作教師的複盤反思,這樣良好的教學氛圍與默契的配合是青年教師進步的。再次,董老師十分鼓勵各位青年教師參加各級教學大賽。結合自己“以賽促教,以教促學”的參賽經驗,近十個月的備課反複打磨,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都對青年教師的教學起到非常大的推動作用。同時,董老師提出技巧是次要的,核心是在課程教學大綱的指導下,真正挖掘教學深度,這才是教師們參賽的關鍵意義所在。最後,董老師呼籲各位青年在漫長的教學生涯中,需要一直抱有熱愛教學的情懷。“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董老師以這句教學名言點出:作為青年教師,自己心中必須要有一團永不熄滅的火焰,形成自己特色明顯的教學風格,才能更好激發學生的興趣。
最後是哲學系的張留華老師進行經驗分享。在如何進行一門抽象的哲學課程教材的編寫、課程的開設上,張老師以自己獨立設計的課程《說理的學問》為例為各位老師分享自己的開課經驗。首先,确立課程的目标。本課程在知識層面上,希望學生掌握說理評價的方法,在寫作層面上,論文就是最典型的深度說理。其次,明晰課程思維傾向,培養學生坦誠、嚴謹、克制的說理邏輯,訓練學生的思辨邏輯推理。最後,課程開設需要結合專業領域和通俗知識,如将邏輯思維融入學生的學術寫作,以基于推理分析的對話融入現有報刊媒體上的各類說理案例,從而呈現一門完成的課程。張老師也談到教學與科研兩者共存的矛盾所在,從兩者孰重孰輕,張老師給出了自己的解釋:第一,借助教學把自己所關心的問題思考透徹,不僅局限于本專業的知識,通過自我反問和學生追問将教學相關周邊問題一并解決;第二,教學中也會将抽象哲學問題與日常生活“接地氣”提供平台,因為哲學學者不僅要關心職業群體的專業熱點,同時也要關心大衆熱議的話題,如何提供哲學式的回答與貢獻。
三位老師分享完畢後,各位青年老師踴躍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趙崧傑老師就提出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特别是“拼盤”講座課程,如何将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專業發展與線上課堂相結合的問題?黃愛梅老師提出可以在課程前期加入小測,課後加強與學生的多種平台方式的聯系。來自中文系的丁紅旗老師十分認同三位老師對教學内容透徹的要求,他以自己教授的《長恨歌》為例,認為吃透文本後才從時空定位上深化學生對白居易叙事詩的理解。哲學系徐竹老師提出大類培養課程的大班開設則需要足量的助教團隊輔助教學,講授隻是一個方面,助教的答疑、作業批改等也是課程效果的重要保證。思勉人文院副院長李文傑老師提出面對一百多人的大型通識課程,如何平衡知識的深度對學生的适配度的疑問。黃愛梅老師認為各位老師可以先了解相關高中課程和教材,再把握教授知識的深度。曆史系新進教師謝國榮老師分享了武大的曆史系課程,即專業必修、專業選修和通識選修課,不同專業間會打通壁壘,互相開設課程,雖然課程設置較為簡單,但會在大一就為武大本科生配備導師,并需要完成三篇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的學術培訓。各位青年教師就自己疑問和經驗進行熱烈的分享和讨論,本次青年教師經驗交流會在教師們的收獲滿滿中圓滿結束。
同日下午,第四單元活動——新文科背景下的跨學科合作:教學與科研——在人文樓5303會議室舉辦,主持人為哲學系徐竹副教授,報告人分别為來自中文系的湯擁華教授、曆史學系的梁志教授、哲學系的張容南教授。中文系丁紅旗老師,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趙崧傑老師,曆史學系李文傑、楊光和劉敏老師參與了活動。
湯擁華教授的報告,探讨了新文科的可能性。湯教授表示,他認為跨學科的想法很好,但是落實起來很難。在研究中實現學科交叉,這是研究生及以上的程度才能做到的,對于本科生來說很難。通識教育與人文專業的關系究竟是什麼?都有待于在具體語境中進行探讨。随後他分析了以羅蒂為代表的一些學者在跨學科上的努力,如:建立文學批評的跨學科模式等。他還提到,上世紀30年代,在羅蒂本科所就讀的芝加哥大學中,一批學者認為:人文學科有模仿自然科學的趨勢,這是不正确的,于是決定開設一批人文經典閱讀課程,并成立人文跨學科委員會。他們把人文科學劃分成以下幾個部分:古典的語言學、思想與方法分析、文學與藝術比較研究、人文曆史研究。在這種環境下,學生的思想就從教條主義變為了多元主義。随後,他還講述了羅蒂從哲學學科到人文學科的教授的身份變化過程,以及他實踐跨學科的過程等問題。
梁志教授結合自己的教學與研究經驗,闡釋了新文科的内涵。他認為,目前的跨學科其實着重于是教學,而非科研。随後,他介紹了目前學界關于新文科的三重定義:第一,跨學科;第二,新技術;第三,以需求為導向。他提到,從一個方面來看,學科分化有助于研究程度的加深;但從另一方面看,事物本身是整體,不能分割。所以現在存在一個矛盾:一方面研究需要深化,另一方面研究又需要融彙。梁志老師指出:所謂跨學科,首先就需要尋找多學科的支持來解決問題;其次是以問題導向,研究者不分彼此地解決問題。梁老師認為,跨學科的研究在體制内是存在壁壘的,不過在教學方面是可以做到跨學科的。他還介紹了思勉班的建設經驗,如在課程上邀請多學科老師共同授課等。最後,他還指出:研究者在進行跨學科的研究與教學時,要敢于暴露自己的弱點。
張容南教授的報告主要圍繞應用倫理學的學科建設。她首先介紹了應用倫理學中的醫學倫理學,張老師認為:雖然這門學科看起來很應用性,但其實牽涉很多基本的理論問題。此外,她指出:對研究者來說,應用倫理學牽涉到的一些具體問題其實是很難掌握的,所以在教學研究時常常感到有不足之處。在國内,很多交叉的研究才剛剛開始,而倫理學研究者卻相當缺少相關知識,這就不得不倒逼研究者去補足。她還介紹PPE課程等方面的問題。
三位老師的報告結束後,與會的各位老師就課程設置、人才培養等相關問題進行了交流。
(撰稿:劉鈞龍、錢泓霖、汪林峰、徐逸帆、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