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态
曆史學系2020級思勉班赴無錫研學考察
發布時間:2023-03-27

2023年3月18日清晨,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2020級“思勉班”師生驅車前往江蘇省無錫市,開展了為期兩天的曆史文化考察。本次考察是20級“思勉班”培養計劃的重要部分,由導師組組長唐小兵老師聯系安排,導師組成員遊覽老師、趙四方老師、輔導員蔡慧賢等随行指導。帶隊老師和十四位同學們跟随當地文史工作者與文化名人,走訪了惠山古鎮祠堂群、寄暢園、錢锺書故居、顧毓琇故居、東林書院、薛福成故居、無錫國專紀念館等衆多景點,在旅行中了解江南文化及其悠久曆史。

惠山古鎮中百餘間祠堂鱗次栉比,是無錫曆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18日午後,同學們在古鎮文化總監金石聲老師的帶領下,首先參觀了唐張中丞廟。拾級而上,同學們仔細觀看張巡的塑像、碑刻,探尋他在安史之亂中保衛睢陽城的英勇壯舉,反思他在“忠于國”與“為生民”之間的抉擇。金老師還向同學們介紹了張中丞廟的建築特色和曆史沿革,讓同學們對惠山祠堂的種類、特點以及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此外,範仲淹祠堂中“濟時良相”的匾額、呂祖謙祠堂中“鵝湖之會”的畫作都展現出無錫悠長的士人記憶,讓同學們流連不已。



“思勉班”師生在惠山古鎮考察


在古鎮街市間信步不多時,師生們便來到寄暢園。據金老師介紹,寄暢園原名“鳳谷行窩”,始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由明代南京兵部尚書秦金(秦觀後人)所建。後經秦氏家族多次改建擴展,并更名為“寄暢園”。清代康熙、乾隆兩帝曾在多次南巡時駐足此園,并賜匾額“玉戛金摐”和“山色溪光”。同學們駐足八音澗谛聽清泉之聲,登上鄰梵閣俯瞰全園風貌,在秦氏家族幾百年間坎坷的往事中理解江南園林與士大夫如何彼此成就。接着,師生一行前往惠山寺瞻仰石經幢,于趙孟頫所書的“天下第二泉”石刻前合影留念。第一天的行程就此告一段落。


在寄暢園聽金石聲老師熱情講解



第二天,“思勉班”的同學們在錢锺書表弟、高攀龍後人高大千先生的指引下,徒步前往錢锺書故居參觀。錢锺書故居位于七尺場,建築群包括三進四合院和一個獨立的圖書館,其中陳列有錢锺書的畢業證、印章等舊物以及錢氏族譜。同學們在參觀中了解到,錢锺書是當代最為傑出的文化學者之一,他的代表作《圍城》被譽為中國現代文學的經典之作,而《管錐編》則以其細密的考證留名于世。在參觀過程中,同學們着重關注錢锺書的家族曆史和故居文化。


2020級“思勉班”在錢鐘書故居前合影

高大千老師在錢鐘書故居講解掌故


梁溪區的巷子交錯縱橫,轉角之間就會與名人故居偶遇。沿學前街而行,師生在談笑之間就到了誦芬堂。明朝著名士大夫顧憲成後人顧穎先生向同學們介紹說,顧毓琇出生于無錫崇安區學前街的一個書香門第,在籌資赴法國留學後,他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并擔任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北平圖書館館長等職。顧毓琇一生著述頗豐,比如《蕉舍詩詞》、《中國經濟的改造》、《中國禅宗史》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品, 在戲劇、音樂、 經濟乃至禅學方面等方面皆有創獲。同學們折服于老先生的博通學問,也連加稱贊當地保存、修繕名人故居的善舉。


在顧穎先生陪同下考察誦芬堂


其後,帶隊老師和同學們又前往東林書院瞻仰“東林舊迹”石牌坊,并仿照明代講學盛況齊聚麗澤堂,聽顧穎先生與趙四方老師介紹古代書院的研究狀況。在燕居廟、心鑒齋等建築中穿梭,師生不僅欣賞了東林書院優美的園林風景和古樸的建築風格,還仔細閱讀了各種碑刻和匾額,感受到了東林書院濃厚的文化氛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懸挂在依庸堂前面的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副對聯由清代詩人王士祯所作,被譽為“天下第一聯”,寄托了當時讀書人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憂思,也鼓舞同學們要在書齋之外了解世界大勢。


唐小兵老師贈與顧穎先生禮物


東林書院的不遠處就是“江南第一豪宅”薛福成故居。薛福成是近代中國著名外交家,曾為曾國藩的幕僚,擔任過清朝駐英法等國公使,光緒帝為他的宅院賜予“欽使第”匾額。薛福成故居建築群規模宏大,比如“務本堂”旁的移門、“轉盤樓”上巴洛克式的木柱、鑲嵌着彩色玻璃的彈子房,都體現出宅邸融合了江南園林和西洋建築風格。在薛福成後人陳彤女士的帶領下,同學們還來到“瑾槐書堂”,了解她開辦公益讀書會的初衷,傳承無錫文脈與人文傳統的心路曆程。據唐小兵老師介紹,我們這次考察訪問無錫的這些著名景點和名人故居的專業講解人士,都是陳彤老師牽線搭橋請來的地方文史界朋友,可謂是熱心于文化傳播的地方人士。


聽陳彤老師介紹薛福成故居布局


無錫國立專科學校舊址是本次考察的終點。據江南大學劉桂秋教授介紹,國專創始人唐文治先生傾其半生創設無錫國專,使之成為一所曆經20世紀上半葉的重重戰火而未中斷的國學專修學校。國專師生在颠沛流離的旅途中堅持講課聽課,以堅韌的意志和切實的行動維系着國難年代的學術薪火,讓同學們深為感動,唐小兵老師提及齊邦媛在《巨流河》寫道的抗戰期間南開中學、中山中學堅持辦學的如歌往事。國專的精神哺育了一批學界的大家,如史學家蔣天樞、文字學家唐蘭、國學家饒宗頤、書法家王遽常等等。華師大曆史學系前輩、史學大家呂思勉和著名經學史家周予同等先生也曾在國專任教。唐小兵老師還補充講述了西南聯大的往事,指出正是戰争年代學人的共同努力,造成了群星閃耀的大師年代。


劉桂秋教授介紹“國專”的戟門


通過本次無錫的實地考察,“思勉班”同學們得以更直觀地把握無錫的曆史文化底蘊,在參觀各景點的過程中理解了江南的士人文化、書院文化以及近代中國的中西交沖過程。如在東林書院感受到明代讀書盛況,在錢锺書故居中了解現代文學的傳承,在薛福成故居中體會到近代外交文化的西方影響。這些都是課堂學習難以獲得的直觀體會。有同學希望考察後通過書籍資料和數據庫進一步研究惠山祠堂群的曆史文化内涵以及祠堂紀念形式的流變,也有同學對無錫士人文化産生了濃厚興趣。

本次考察跨度大,主題廣,内容豐富,為同學們提供了寬闊的曆史視野和沉浸式的江南文化體驗。從中國古代的士大夫文化一路走來,直至中國現代化的艱辛曆程,呈現了一場跨時空的思想文化之旅。這次考察極大地拓寬了同學們的曆史研究的思路,對培養同學們的曆史感、研究能力和創新精神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供稿:王子謙)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