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講座

      2022年11月6日上午9:00-11:20,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曆史系的李懷印教授在騰訊會議為華師大曆史系的師生們做了“呂思勉中國史系列講座”第四講,題為“地緣、财政、認同:清代和民國時期國家轉型的機制分析”。講座參加者為曆史學系劉昶教授,與談人有馬克思主義學院吳原元教授、曆史系王銳副教授和廣西師範大學社科分社社長劉隆進副編審。講座由曆史系王燕老師主持。

      李懷印教授首先叙述了自己寫作《現代中國的形成,1600-1949》一書的問題意識,旨在重新思考從帝國到民族國家這一歐洲經驗,是否是現代國家形成的唯一合法路徑,以及清代是否是一個内亞帝國,中國的現代國家是如何形成的。李懷印教授提出了三個關鍵變量:地緣格局、财政構造和政治認同,來衡量國家轉型機制。按照這三個變量,他指出,清朝前期并不是一個軍事帝國,而是疆域國家。清代前期的地緣格局、财政構造和政治認同從非均衡走向均衡,驅動疆域國家的形成,但同時也阻礙了清朝提升國家能力。從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葉,由于三個變量均走向失衡,構成中國從疆域國家轉向近代主權國家的契機。但“同光中興”之時三重均衡态的再次建立,又使得清朝陷入均衡陷阱,錯失提升國家能力的機會。而甲午以後的三重非均衡态,最終導緻清朝滅亡。其滅亡原因主要在第三個變量,近代政治認同方面。李懷印教授同樣用這三種變量來分析民國時期國家的轉型,并提出軍閥表現為“集中化地方主義”,南京國民政府是“半集中主義”,共産黨革命是“全面集中主義”。在講座的結尾,李懷印教授把現代中國的形成分為四個層次,最近的是社會主義國家,形成于1949年,第二個層次是成形于1945年的現代主權國家,第三個為大約形成于1750年代的大一統疆域國家,以及最遠的“原初中國”。他認為,現代中國的形成與大多數西方國家的經驗不同,它是漸進、累積、連續的。20世紀中國的特征為體量大、結構強,但現代中國仍在形成中,在21世紀中葉有望成形。

      劉昶教授首先發言,提出了一個深刻的問題,如何理解中國傳統政治解釋中封建和郡縣關系對于現代中國形成的意義。李懷印教授表示非常認可劉教授的思考,他指出,他主要叙述現代中國形成的過程,并不旨在說明中國應該成為什麼樣。

      第一位與談人吳原元教授将孔飛力的《中國現代國家的起源》與李懷印教授的著作并置,提出三個問題。第一,在尋找中國特殊性的過程中,如何處理獨特性和普遍性的問題;第二,現代中國的“現代”有沒有什麼明确的内涵;第三,有關“中國學問”背後究竟有沒有中西之分。李教授認為,現代中國的轉型經驗具有普遍意義,現代國家都是主權國家;孔飛力先生所說的“現代”内涵在中國可能還需要保持一種“結局開放”的觀望心态;每個曆史學家,不管東方西方,一定有自己的立場。

      第二位與談人王銳副教授非常推崇李懷印教授的著作,認為該著超越了現代化理論、輝格史學、安德森和福柯對中國的解釋,提出了全新的框架。同時,王銳老師提出幾點,第一,可以關注中國曆史久遠的郡縣制傳統和儒法傳統對清代的意義;第二,可以把地緣視角拓展到美國等地;第三,現代中國的形成不僅是漸進、累積的,也包含着明顯的斷裂,要重視國共之間的不同。李懷印教授回應,王銳老師的評論很有啟發性,自己旨在勾勒晚清民國時期最重要的地緣問題,再者,曆史的斷裂是存在的,但也要平衡地看待國民黨的作用。

      第三位與談人劉隆進副編審從學術出版的角度談李懷印教授該書的重要性,其寬闊的視野和框架給讀者帶來了對中國現代曆史的全新理解,而且回應了中國傳統和現代轉型的核心問題,所以廣受讀者歡迎。劉隆進老師還透露李懷印教授正在研究中華文明的起源,期待他的新作。李懷印教授則希望在未來的新版中對錯誤或内容進行微調。

      與談結束後,熱情的聽衆也提出了一些問題,包括先秦三代理想的普世價值,以及晚清和莫卧兒帝國的比較等,李教授一一做了回複。講座引人入勝,遠超預定時間,讓聽者享受了一頓學術大餐。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