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5日晚上19時,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誠之課堂”初中曆史教學專題系列講座在騰訊會議上展開,本次會議邀請到徐彙區教育學院曆史研訓員宮毅老師,向各位師生帶來題為“曆史教材‘怎麼用’——立足教材文本開展教學的一些嘗試”的案例研讨會。本次講座由我系副主任黃愛梅教授主持,講座吸引了我系衆多本碩同學、各地中學曆史在職教師二百餘人前來聆聽,衆師生齊聚雲端,研讨環節氣氛熱烈。
講座伊始,宮老師從教材與教科書的區别出發,談及本次講座重點關注的對象是曆史教科書,指出用好教材的關鍵路徑就是解讀文本,并由此引出本次講座的内容——解讀教科書的文本概念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講座内容分為四個部分,分别是:“理清教科書文本的概念,是一項基礎而重要的工作”、“結合課标研讀教科書文本,确定内容主旨”、 “研讀文本結構意涵,明确教學目标與方式的策略”以及“解讀教科書文本的遣詞造句,是突破教學難點的一種方式”。
一、理清文本概念,基礎且重要
在第一部分“理清教科書文本的概念”中,宮老師首先從初中學生的實際學情入手,指出很多老師在上課時對一些重要概念“一帶而過”的現象。以“封建國家”為例,這一概念在中學曆史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老師對這一概念的把握有所缺失,那備課工作便不能說是“到位”。這裡宮老師提到在備課時,可以借助權威辭書厘清重要概念,将概念分為起源、實質、表現形式等方面,并通過進一步的追問和思考梳理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重難點問題。
其次,在有了這一意識之後,宮老師又以“早期國家”和“策源地”兩個概念為例,強調要理清教科書中文本概念的表述對學生形成史學概念、教師理清教學邏輯和教學側重的重要作用。宮老師建議,一方面不能采取“百度百科”式的程式化教學模式,隻講授曆史現象而不注重借助史學思想方法分析原因、歸納特征,而是要在講課時結合對教科書文本解讀,對知識體系進行歸納梳理和總結;另一方面,教師授課要根據初中學生的學情,在歸納總結時不能上升得過于晦澀難懂。
二、結合課程标準,确定内容主旨
在第二部分中,宮老師針對課堂教學過程中易出現的備課“皓首窮經找材料”、上課“踢開教材鬧革命”現象,再次強調要立足課程标準的要求與教科書文本的表述,确定單元的核心觀點和内容主旨。
宮老師以“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一課為例,按照課程标準對于單元和整本教材的把握,應該借助清朝文學藝術作品的内容與其在傳播、發展過程中的境遇,反窺清代君主專制高度集權體制下隐藏的社會危機,并從禁演政策下這類文學藝術作品至今仍然存在,引出關于文學藝術作品生命力的思考。之後,宮老師又以“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一課為例,幫助大家進一步理解,并提醒大家關注課程所在單元,應聯系前後課程内容和單元導言,來确定課程的内容主旨與課程重點:這一課程設置在工業革命單元之後,課程标準也将工業革命與馬克主義的誕生放在一個子目之中,因此應該從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矛盾入手去看待馬克思主義的現實意義,而不是緊抓基本理論不放。
三、研讀結構意涵,明确教學策略
第三部分中,宮老師談到教科書文本的結構意涵。首先,宮老師以《原始農耕生活》一課中對河姆渡和半坡遺址的表述為例,教科書文本表述以自然環境、房屋樣式、生産生活和審美情趣為序,層層遞進,提示我們可以從文本結構的角度審閱教材文本,引導學生認識自然環境與原始社會下人類生産生活的關系。
其次,世界曆史第一單元導言中,在介紹“四大文明古國”時這樣說到:“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漢谟拉比法典》,中國的甲骨文和青銅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此類表述結構亦值得玩味。
再次,宮老師以“明朝對外關系”為例,談到在這一課的子目中的表述,實際上了國力強弱的與對外政策的變化,反映出不同階段國力的強弱變化,可以此來進行教學策略的排兵布陣。最後,宮老師以“盛唐氣象”為例,談到研讀文本結構,還可以采用聚焦于字詞的方式。比如,授課可以破開“氣”與“象”的關聯。
四、解讀遣詞造句,突破教學難點
在第四部分,宮老師以“法國大革命”一課對拿破侖的評價為例,談到學生可能對拿破侖的雙重身份解讀對産生困難,這時候應該回到教材文本,幫助學生理解這一概念。宮老師帶領大家結合《人權宣言》與教材中關于《拿破侖法典》的文本表述,分析“人權”、“自由”、“法治”、“分權”等概念在《拿破侖法典》中的體現。接着,宮老師又以“宋元時期的都市文化”為例,談到其難點在于如何描述宋代都市的繁榮程度,因此要通過解讀經濟現象來幫助學生理解。故宮老師通過一則描述了大相國寺售賣日用雜貨和奢侈品的文本來幫助理解。通過“宋代經濟的發展”和“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兩課,宮老師提醒大家關注分析遣詞造句,注意“發展”所體現的比較意味。
在講座的最後一部分,宮老師談到教師可以通過解讀文本、分析内容等方式來訓練并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唯物史觀等核心素養。以“西安事變”發生的原因為例,課文中談到了日寇的侵略和國民黨内部的救亡,教師可引導學生從内因和外因兩個視角來考慮問題,培養“内”與“外”結合的思維方式。
講座結束後,黃愛梅老師對本次會議的内容和收獲進行了總結,并主持了讨論環節。參與本次講座在職老師和同學們紛紛在留言區中針對核心素養、大單元教學、初高中銜接等問題展開互動交流,宮毅老師逐一予以回應。本次講座在師生的熱烈讨論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