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講座

1018日下午,上海市普陀區教育學院的曆史教研員黃滔老師受邀為我系學子帶來了題為“新理念、新變化、新要求——《義務教育曆史課程标準(2022年版)》導讀”的精彩講座。本次“誠之課堂”專家講座由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副系主任黃愛梅老師主持,我系本科生、研究生、廣大中學曆史在職教師相聚雲端,參加了此次講座。



黃滔老師的講座共分為三個部分,分别是“新課标的背景與沿革”、“新課标的變化與突破”和“新課标的挑戰與應對”。

 

 

一、新課标的背景與沿革

講座伊始,黃老師從課程改革的曆史娓娓道來,仔細研究會發現,每一次的課改都和時代特征緊密結合,和大的政治事件具有很高的關聯度。而至今正在進行的第八次課程改革,其特點就在于強調素質教育為基本取向,随着近幾年高中課改的完成,初中課标也更加注重素養的導向性。

 

 

盛行在1980年代的新自由主義教育理論提出:學校應該重視技能、培養跨學科思維、強調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僅僅教授知識。由此産生的21世紀教學觀念對曆史學科教學具有重要影響,但經過實踐,新自由主義教育仍有許多地方值得反思。黃老師指出,第八次課程改革具有的後發優勢就在于,我們可以在教學實踐中想辦法回避掉可能存在的問題或缺陷。

 

二、新課改的變化與突破

這一部分是黃老師講座的重點。通過研讀課标,黃老師梳理出四個變化,主要是課程标準的素養化、課程内容的結構化、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和學業質量的标準化。接下來,黃老師就每一重變化都做了詳細的解釋。

 

 

首先是課程目标——素養化,對此黃老師指出,要明确核心素養,強化育人導向,理解核心素養與三維目标之間的關系,将核心素養貫穿教學始終。之後,黃老師用了大量的案例向我們展示了該如何設置問題、運用材料,更好地将教學目标與核心素養落到實處。

 

 

其次是課程内容——結構化,主要指新課标對于知識的要求更加結構化、系統化、整體化,所以在授課時要精選典型史事,強化階段特征。在結構化的要求下,設計思路也應該更加重視各學習版塊之間的邏輯關系,學習闆塊與核心素養間的關系。同時,還要和其他學科相聯系,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

第三,是教學方式——多樣化,強調綜合育人、實踐育人,應當在大單元、大概念、情境化、實踐化的方式中,實現育人目标。接着,黃老師又詳細講述了每一種方式的實施建議。以“大概念”為例,在初中曆史教學中應當以核心素養為骨架,以史論概念為原點,依托大問題,提煉命題式大概念。

最後是學業質量——标準化,黃老師主要從學業質量标準的内涵、學業質量描述的内容、學業水平考試的要求三個方面進行了解釋。其中,理解學業質量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這主要是指掌握曆史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史事,了解曆史發展過程中的各種聯系,認識曆史發展的基本規律和大趨勢。

 

三、新課改的挑戰與應對

在最後一節,黃老師指出,新課标帶來的挑戰是要形成新的認知觀(要發生學習遷移、真實解決問題)、新的教學觀(注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學習、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培養思維)和新的評價觀(多元評價學生、增量評價學生)。而對于挑戰,黃老師也提出了有效的應對之措,即要采取各種方式,将核心素養的新理念體現在教學當中中。

 

黃老師提綱挈領的講座分析了新課标内容的方方面面,讓師生們受益良多,講座在大家的熱烈讨論中圓滿結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