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講座

20221013日晚上18:00,菠菜技术交流论坛“百場校級學術講座”第57場、曆史學系“大夏中國史論壇前沿講座”第3場,邀請到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院黃國輝教授,進行了題為“早期儒家君親觀念的演進與‘三綱理論’的形成”講座。本場講座的主持人為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王進鋒教授,數百人聆聽了講座。




本場講座主要圍繞着先秦時期的君親觀念及其演變。黃國輝老師首先以上博簡《昭王毀室》引入,重新釋讀“訋寇”。前人研究多将其釋為“召寇”、“約寇”、“招寇”,其意相近,指欲招引盜賊或他國軍隊。黃老師認為“訋”字應讀為“讨”,“訋”讀音從“勺”,二者古音相近可通,“讨寇”者,擊伐寇仇也。

《昭王毀室》與《晏子春秋》中所記載的逢于何與盆成适的故事結構極為相近,都是“君子”欲合葬亡父母,來拜請國君,皆明言若不能合葬父母,自己就會以死殉親,最後國君允諾的故事。這幾則故事明顯母本相同,而當時這一母本能廣為流傳,顯然也體現出當時的一種社會共識。黃老師指出,其所記載的上述故事共同反映出這樣一個觀念,即“親”重于“君”,這也是先秦儒家多所秉持的一個重要理念。而早期儒家的這種君親觀念是有其自身法理依據的,《周易·序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可見在早期儒家觀念中,父子關系是自然的、先驗的存在,君臣關系則是後天的、經驗的存在。經驗性的君臣關系是從先驗性的父子關系中引申出來的。有鑒于此,早期儒家普遍認為“親”重于“君”。

然而儒家的君親觀念并非一成不變。在後世天地君親師的觀念中,“君”已位列“親”前,與早期儒家的君親觀念相反始于“天”而終于“師”,“君”“親”前,可見“君”重于“親”這一變化是由何時開始的?後世學者大多追溯到荀子,但清華簡《芮良夫毖》的發現出現了一個新的契機。其文記:“亡父母能生,亡君不能生。”從整體上看,《芮良夫毖》當是儒家性質的文獻,但在君親觀念的表達上,它卻比《荀子》更為直接,更為明确,它毫不諱言地指出“君”重于“親”。

先秦儒家君親觀念的這種轉變對于中國傳統文化中三綱六紀理論的建構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白虎通義》雲:三綱者,何謂也謂君臣、父子、夫婦也。六紀者,謂諸父、兄弟、族人、諸舅、師長、朋友也。”早期儒家堅持的是從“夫婦”到“父子”,再到“君臣”的理念,即構成“夫婦、父子、君臣”的秩序,這與後來真正意義上的“三綱”理論之秩序完全相反。“夫婦”、“父子”屬“親”的範疇,而“君臣”則屬“君”的範疇,早期儒家的君親觀念發展至“三綱”理論時,已發生完全轉變。而從清華簡《芮良夫毖》的表述看,這個重要轉變至遲在戰國中葉就已産生,最為有趣的是,這樣的轉變竟然是較先明确發生在最重親屬觀念的儒家學說裡,而同時期其他諸子學派對君權的提倡也與儒家君親觀念的轉變形成有力呼應。到戰國末期,君權至上的觀念已深入人心。


黃教授總結“三綱”理論的核心實際上是君權至上,它所确立的是從“君臣”到“父子”再到“夫婦”的“等級性的君親觀念”,這與先秦儒家早期的“法理性君親觀念”存在根本上的區别。“三綱理論”的初步确立應在戰國中後期,而在它形成的早期過程和最終完成中,儒家學者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最後黃老師回答了一些與會同學的提問。講座于19:30分圓滿結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