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講座

20191217日,澳門大學的楊斌教授在曆史學系1306室作了題為《海币和貝币:鮮為人知的的全球史》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朱明老師主持,吸引了衆多曆史系的師生。楊斌教授五年前曾經來華東師大曆史學系參加過會議,此次是其第二次訪問華東師大。他緻力于貨币史、貿易史、地區史、跨地區史以及全球史的研究,此次講座就是以海貝和貝币的發端、使用和消亡為線索,探讨他們從新石器時期到二十世紀中期,在五大洲三大洋的興衰曆程,這是全球史理論和實踐結合的嘗試。

首先,楊斌教授講述了貨貝的物理特性,由于其體積勻稱、質量一緻、堅硬耐磨、便于運輸、不易僞造,從而在衆多海貝中脫穎而出成為貨币。而馬爾代夫珊瑚礁林立,适應貨貝生物群的生存。加之,馬爾代夫地理位置優越,孤懸海外,又同印度相聯系,是海洋必經之處。因此,馬爾代夫便成為貨貝的肇始,從而向印度、東南亞、泰國、雲南、西非等地區流動。

他指出,大約從4世紀,貝币開始在孟加拉地區流通,作為一種最基層的貨币,與金銀同時并存。8-12世紀時期,波羅王朝和賽納王朝逐漸停止了官方鑄币,從而為貝币的擴展提供了契機,成為孟加拉地區最重要的貨币,承擔了所有的貨币功能。但13世紀,伴随着銀币的逐漸增加,又恢複到白銀-海貝的雙軌制,擴展到印度北部地區。而在英屬印度時期,殖民政府由最初的接受,而後逐漸限制取消;而在東南亞大陸,貝币和金銀并行,持續了将近1300年;盡管先秦時期,雲南就出現了海貝,但它僅作為權力、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并不具有貨币的功能。9-10世紀,海貝又在南诏出現,與紙鈔、金銀和銅錢作為當地的貨币,具有貨币交稅、買賣、兌換、存儲等功能。而到了明清之際,貝币逐漸從雲南消逝,這既是移民、白銀和銅錢的使用,政府控制等内部原因,又是西非黑奴貿易興盛增加了對于貝币需求的外部原因;先秦時期的中國也出現了海貝,教授認為主要來源于印度洋,從印度傳到中亞在傳到中國。同時教授認為海貝是商周時期的貨币候選者(Money Candidate),但是由于無法持續供應,因此無法成為貨币;西非地區,10-11世紀已經使用本地的大西洋海貝作為貨币,随後又從印度洋運來海貝,作為流通貨币,并且與黑奴貿易緊密相關;而在新幾内亞與北美洲的貝币則是一種獨立的貝币體系,與印度洋無關。

最後,楊斌教授從全球史的角度對于貝币進行了總結與反思。貝币是第一個全球性貨币,持續最久,遠超白銀和銅錢,既是全球現象,又有各地象征。海貝對于現代社會的塑造又有何意義?它與白銀和鴉片又有怎樣的區别?貨币是如何形成,又是怎樣消逝的?“貝币世界”是一個新範式嗎?這些問題還有待我們去思考與探究。而貝币從空間與時間上挑戰了傳統的曆史研究,它跨越了以往所有的地理-政治-經濟-宗教文化概念(佛教世界、中華文明、印度洋世界,大西洋貿易,阿拉伯世界等,同時又跨越了所謂“原始”、“傳統”、“現代”的時間分隔。

講座結束後,朱明老師對于該講座進行了點評,認為全球史的研究方興未艾,它超越了民族和國家的界限,通過比較研究和聯系研究,探索各國之間的碰撞和融和。盡管如此,有人提出批評和指責,認為過于空乏而沒有原始檔案的研究,而楊斌教授關注貝币在時間和空間中的發展和演變,并将中國史的研究和世界史的研究結合起來,為我們提供了新的研究範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