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5日晚,北京大學曆史系教授、系黨委書記、中國德國史研究會常務理事徐健教授受邀在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做題為《曆史學家與19世紀初普魯士改革研究》的講座。本次講座是華東師大大夏世界史講座“德國史前沿”2020年春季學期的第二講,由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系主任孟鐘捷教授主持。講座延續了第一講“雲端”視頻連線的方式,以開放的平台吸引了菠菜技术交流论坛、北京大學、複旦大學、上海大學、南京大學等院校近三百位老師和同學參與。
徐健教授是德國史研究領域的知名學者,專長于普魯士官僚制度史、中德關系史以及全球史研究。本次講座的主題是曆史學家與19世紀初普魯士改革研究,主要包括改革對德意志曆史的意義建構、改革研究的史學範式轉變、曆史學家與改革研究的核心問題三部分。
首先,徐健教授指出在曆史學家研究和讨論曆史事件的背後有強烈的時代訴求,即通過曆史研究來構建政治、族群、文化、知識體系認同,重新發現對當下和未來有意義的曆史主題。普魯士改革在德國曆史上産生的影響可以被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改革後的時期。這一時期的相關研究重新激活了人們對改革的記憶,以構建民族國家認同、表達德意志人民的愛國情感。第二階段為1848年革命失敗之後。此時期的曆史學家有意識地在學術領域構建不同于西方(尤其是法國)的自由主義。第三階段是1871年德意志帝國統一後。紀念改革成為凝聚德法戰争所掀起的民族感情的手段。整個19世紀一直到二戰結束,德國的主流曆史學家緻力于揭示改革的曆史意義,并為改革定調。
緊接着,徐健教授讨論了改革研究在研究對象和叙事方式上的三次史學範式轉變。
第一次是由曆史主義學派轉向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曆史社會科學。曆史主義學派強調人物的主觀能動性和對當下曆史的創造意義。曆史社會科學派則相信人物背後更廣闊的經濟、社會和政治運動。第二次是20世紀70年代現代化理論在德國的興起。德國的現代化理論借鑒了美國帕森斯的結構功能主義理論,注重研究經濟和社會的深刻變化,強調曆史發展的趨同。随後徐老師着重介紹了比勒菲爾德學派的“防禦性現代化”。 該理論強調國家主義權威對德國政治發展路徑的影響,完美演繹出德意志特殊道路理論,以此解釋19世紀到二戰之前的德國曆史。第三次則是20世紀80年代曆史主義修正派和概念史的流行。該學派更注重具體事實而非為事實定性。
最後,徐健教授提及了行政改革研究的過去與未來,包括“行政自由”高于“憲政自由”、傳統制度史研究、國家-社會二分視角等。
在提問環節中,徐健教授耐心地一一解答了關于 “曆史親曆者與曆史事實及史實解釋關系”、“德國曆史學家思考國家構建及政治史傳統”的問題,令同學們受益匪淺。徐健老師由淺入深、一氣呵成并十分全面地闡述了19世紀普魯士改革研究複興對德意志曆史意義建構的作用以及二者之間的聯系,簡明地揭示了曆史研究範式的轉變和發展路徑,深入地探讨了曆史學家與改革研究的核心問題。通過對曆史解釋的理解,同學們進一步加深了對德意志曆史本身發展的理解,講座在與會師生的熱烈掌聲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