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講座

2020年10月13日晩19:30,北京大學曆史學系黃道炫教授應邀做客曆史學系“大夏中國史名家講壇”,進行了題為《根據地的會》的學術講座,講座由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楊奎松教授主持。受疫情的影響,本次講座以線上方式舉行,共有400多位校内外師生通過網絡平台參與其中。




首先,黃道炫教授就講座題目中的“會”做了背景交代。題目中的“會”非“會黨”,而是指“開會”。開會擁有相當久遠的傳統,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就曾提到北美母系氏族開會的例子。放之中國古代,仰韶文化遺址中亦有發現可容納多人集會的場所……人類一旦進入群體的階段,“會”就應運而生。但“會”真正成為一種社會運作機制,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大概是從近代開始。


黃道炫教授将其原因概括為:集群化、細密化、民主化,其一,近代社會技術的發展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溝通不僅限于個體與個體之間,個體與群體、群體與群體之間的對話更加頻繁;其二,技術的細密化提升了交流的必要性,分工合作的完成需要有所計劃和布置,而會議可以幫助實現;其三,協商是民主無法繞開的特質,會議正是一種有效的手段。


回到講座的主題,“根據地的會”偏重于抗戰時期的中國共産黨的會議。一方面會議本身具有集體性,而共産黨就是一個集體性的政黨。另一方面,共産黨又是一個極具現代性的政黨,這一點在其對會議這一手段的利用中得到體現。以座談會這一形式為例,早在20年代末期報紙中就出現了有關座談會的記載,并非共産黨的首創,卻被其廣泛運用,正體現了共産黨對現代性的敏感。從現實情況考慮,座談會這一形式的優勢在于一問一答,緩解了因方言造成的溝通不暢的問題,有利于有效溝通,亦展現了中國共産黨工作的細緻與“生根”。此外,黃道炫教授還對史料中的聯席會與鬥争會等會議形式進行了解讀。



黃道炫教授概括會議的功能,最主要的是決策,第二是貫徹上級的意圖,第三是經驗的傳遞,第四是溝通讨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共産黨的會多”這一現實,既讓很多人産生了“會議依賴”,又伴随着諸如誤工、參會積極性降低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一些共産黨人也曾提出以報紙代替會議的構想,但實際上報紙很難完全承擔起會議的責任。開會所具有的現場感、儀式感,以及面對面口語化的交流、情感的表達和傳遞,都是以報紙形式無法實現的。


講座最後,楊奎松教授以自己做國共關系史時的一些發現,與黃道炫教授進行了探讨。在國民黨一大召開前,國民黨人對如何召開會議經驗不足,蘇聯方面在會議籌辦中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在會上,國民黨代表的意見五花八門,很難統一,而中共代表與之形成鮮明對比,意見非常一緻。究其原因,中共習慣于在會前先集中開會定調,統一口徑,再參加聯席會議。故“共産黨的會多”亦與其工作細緻、部門多,需要層層落實有關。



随後進入提問環節,與會師生踴躍參與,就面向普通民衆的座談會如何開展、新文化史取向在黨史研究中的發展前景、會議文化與黨内民主的曆史聯系等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讨。在各位的熱情交流之後,本次講座圓滿落下帷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