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講座

2020年10月22日晚,華中師範大學資深教授、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所長馬敏教授線上做客“大夏中國名家講壇”,做了題為《學史、治史與悟道——談談我的治學體會》的學術講座。講座由菠菜技术交流论坛許紀霖教授主持,來自校内外的四百餘位師生線上參與此次學術活動。



馬敏教授的講座内容為三部分。馬教授首先從治學與為人的相通性談起,認為學問之道與做人之道具有内在統一性,具體闡述了人品與學問的關系。他指出,欲治學問須先做人,治學的過程即做人的過程,因此要在治學中學會做人,在做人中學會治學。而史學的研究本無定法,重在不斷琢磨,心領神會,具備宏觀視野,做到縱通和橫通,史論結合,才能在治史中“解蔽”。史學研究者,更應該認識“參與的史學與史學的參與”問題,才能更好地把握曆史和現實的聯系。

其次,馬敏教授結合自己研治商會史、博覽會史、教會大學史、辛亥革命史的具體實踐,提示史學研究中應注意視野、方法、路徑的問題。在談到商會史研究時,他認為應把商會納入組織網絡系統加以理解,注意商會組織與城市社會的關聯互動透過商會可以看到中國近代城市具有“自組織”的内在特點,并提煉出紳商這一核心概念。博覽會是中國走向世界的起點,其研究應注重“内史”和“外史”兩個緯度的配合,抓住全球化視野下的“世界”意識、本土化視野下的“民族國家”意識、現代化視野下的“發展”意識三個中心線索,使博覽會史研究成為多層次、多側面的研究課題。關于教會大學史研究,應順從曆史研究中的“順緣”,結合自身資源和特點,要有學者的清醒和學術的限定,不人雲亦雲地追大流。辛亥革命史是一個老問題,但隻要轉換思路和視野,仍能老樹發新枝,正如章開沅先生強調的,要在連續性和複雜性方面反思辛亥革命,也就是在時間和空間兩方面作更大的擴展,形成長時段和多維度的整體思考。



最後,馬敏教授總結了治史的若幹旨趣。第一,一切從史料出發,許多研究甚至要從系統檔案資料出發。第二,研究課題的确定要合乎實際,随時留心各種潛在的可能性。第三,盡可能放開視野,不局限于一個特定領域及某一特定時段。第四,曆史“描述”與曆史“解釋”并重,史論結合。第五,志趣高遠,以真、善、美為治史的“圓融”境界。第六,要有“十年磨一劍”的耐性,持之以恒。

在講座的提問環節中,與會師生還踴躍參與,積極與馬敏教授、許紀霖教授互動交流。本次學術活動在往返的熱情探讨後圓滿結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