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9日下午15:00,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著名古希臘史和西方史學史專家郭小淩教授應邀于曆史學系1306報告廳做了題為《國家起源與早期國家形态》的學術講座。講座由曆史學系李海峰教授主持,采用線下與線上騰訊會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四百餘位校内外師生參與了此次學術講座。
講座伊始,郭小淩教授首先追溯了與國家起源及早期國家形态這一課題相關的讨論,認為從古至今這些讨論從未間斷的原因一是由于這一話題是有關人類文明史的大問題,二是人文社科領域的學者們在研究過程中賦予其不同的現實意義。盡管有關這一話題的讨論曆久彌新,但學界就國家起源的原因、途徑,國家的本質特征等問題并未達成共識。郭小淩教授從思想史的角度,梳理了關于這一話題的一些代表性理論。
随後,郭小淩教授介紹了經典馬克思主義有關國家起源的理論,其觀點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第一,國家不是從來就有的,它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産物.這是說明國家産生的時間問題;第二,強調私有制的重要性,國家的産生是社會内部發展的結果,是生産發展、私有制出現、階級形成、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産物,這是說明國家産生的原因問題;第三,強調國家的階級屬性,國家的作用是緩和階級矛盾,這是國家産生的作用。此外,郭小淩教授進一步介紹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對于國家的起源、國家本質的看法,郭小淩教授認為,恩格斯關于脫離社會的公共權力以暴力為依托這一論點,存在相當大的合理性,其對于國家起源的三種途徑(雅典式、羅馬式及日耳曼征服式)的觀點極具啟發性與前瞻性。郭小淩教授也指出,随着新材料和新認識的不斷出現,經典馬克思主義關于國家起源與早期國家形态的一些舉證和論點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尤其在史料缺乏的情況下,對于很多問題的解答都采用了邏輯推論的方法。
郭小淩教授對非馬克思主義學派的國家起源論也進行了介紹,如神權論、進化論、契約論、理念論和暴力論等。在這些理論中,影響最大的是社會契約論。郭教授詳細介紹了契約論的理論來源和基本觀點。契約論認為國家的産生是人們相互之間或人們與統治者相互訂立契約的結果,即國家是共同協議的産物。這一理論相較于經典馬克思主義的國家觀有更大的不足之處:一方面,現有史料表明,早期國家都是存在社會分級的君主制國家,這與國家是平等協商的産物這一理念相悖;另一方面,這一理論由于缺乏史料的支撐,也無法解釋大氏族首領如何成為社會的主人這一問題。
郭小淩教授認為,20世紀中葉以來,随着學科專業化進程的發展與研究方法與思路的轉變,國家起源與早期國家形态這一問題的研究推向了一個更深的領域。人類學、社會學等研究方法引入這一領域,為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解釋途徑與可能性。郭小淩教授列舉了當代國内外學者對于國家起源研究的一些重要學者及觀點,如考古學家張光直關于國家起源斷裂式和連續式的兩種模式,易建平的酋邦理論及美國人類學家塞維斯關于原始社會演進的探讨等。
講座最後,郭小淩教授綜合上述理論,分享了自己對于國家起源與早期國家形态這一主題相關問題的看法。他認為國家應定性為在一定的地域範圍内形成的具有一定人口的社會結構,呈多級狀态,高度組織化,以民意為依托、以暴力為保障,具有脫離社會的公共權力。其職能包括防禦外來侵犯和維持社會秩序,組織社會生産、物資分配以及全國範圍内的文教、衛生等。郭小淩教授認為,早期的國家形态雖然在諸如食品、住房等社會生活的細節上各不相同,但就國家形态的基本框架如經濟基礎、社會結構、政治形态和文化特征等方面存在着很明顯的共性。就國家起源的途徑這一問題,郭小淩教授更認同恩格斯的觀點,認為國家是從氏族部落中脫胎而來。
在講座互動環節,郭小淩教授分别回答了線上線下老師及同學們的提問,就國家的起源與文明的關系如何理解、國家形成初期最高權力的更替方式、宗教在國家形成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同學們紛紛表示對國家起源的不同學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講座在大家的熱烈互動中圓滿結束。
(供稿人:禹淼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