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晚19時,由曆史系團委主辦的第二期史季沙龍在季風書園隆重舉行。本次沙龍的主題為“什麼是真正的‘民國範兒’”,并邀請到曆史系李志毓、瞿駿、和唐小兵三位老師作為特邀嘉賓。活動現場座無虛席,同學們熱情之高漲可見一斑。
本期沙龍由曆史系2011級杜溫馨同學主持。一段呈現了《半生緣》《金粉世家》《民國往事》等電視劇精彩片段的視頻,帶我們領略了民國時期的不同風采。,也引發了大家對今年來“民國熱”現象産生原因的思考。民國社會的廬山真面目是什麼?這個活躍着胡适、徐志摩、錢鐘書、王國維、陳寅恪的時代,到底有着怎樣的“範兒”?
研究民國革命史的李志毓老師首先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李老師認為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特點,然後又以民國時期老舍,魯迅等著名的文人舉例,來闡述她眼中的“民國範兒”。瞿駿老師則由民國的衣着打扮,以及當時特殊教育文化結構來述說了這一個問題。唐小兵老師則認為當時“民國範兒”有着一種浪漫的氣息,認為民國時期的人不為柴米油鹽等生活瑣事束縛,他們關注公共事務,更關注自身的内心。他并以杜月笙為例,說明了當時的民國範兒所産生的氣氛影響到其他的階層甚至像杜月笙初期一樣的、底層的小人物。
随後,大家将“民國範兒”和時下進行對比。老師們提出民國時期的人物,總流露出一股潇灑的氣度,而這在當今社會極為少見。瞿駿老師指出,要将“民國範兒”演化成如今的社會風尚,就必須要在物欲橫流的社會生活中始終保持自己純潔的心靈,而不能落入物質的大染缸中。
在互動環節裡,在場同學都踴躍提問。2009級于果同學首先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如何看待現如今過度美化民國的想象。唐小兵老師說不能因為對現在一些現象的不滿而過度美化另一個時期。李志毓老師還告誡同學們:不要認為有任何一個時代、一部法律是完美無缺、解決所有問題的。任何時代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缺點,所以不要總是抱怨。我們所要做的是不斷總結經驗,充滿希望的相信未來,腳踏實地的做好現在。
有同學提出:當時大學是民國的組成部分之一,但是當中也有許多有學識的知識分子但是卻屬于保守主義者,這些“邊緣體”是否應該被重視呢?當時一些大家如顧颉剛等也有許多不為人知的不光彩事迹,那麼是否應該也去了解他們這些不光彩的部分嗎?老師們針對這些問題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志毓老師認為,我們可以對人物做一個全面的了解,但要明确自己的動機和目的是什麼:是真的希望了解事實真相?還是為解構而解構?唐小兵老師則對李志毓老師的看法表示贊同,認為沒有必要總是去挖掘人的另一面。但瞿駿老師表達了不同的觀點。他認為對一個人的全面了解是有必要的,了解缺點不一定是為了批判,但也許可以幫助我們完整認識一個人,并對其一些行為方式給予包容與理解。老師們之間的争辯,引導着同學們更全面深入的思考問題。
2010級的張晨同學則問道:“民國範兒”的中斷是否有着它的必然性。追溯曆史,瞿駿老師認為,新中國成立之初,文化氛圍急劇變化,由于追求,理想不同,有一批人選擇留下,有一批學者則選擇離開,遠赴台灣。所以導緻了民國氛圍在中國大陸有一定程度上的分離與中斷。對于張晨同學所提出來的“必然性”一詞,唐小兵老師則提出異議,他認為人生以及社會不應全部都是必然性,而是應該有着各種偶然性。李志毓老師表示,絕對的必然性與偶然性都不應該推崇。
之後民國時期的婚姻自由論的問題,又将沙龍推向了一個高潮。在民國時期被退婚的女性受到各種歧視,甚至為此要付出生命的代價,但是不退婚,則違背了婚姻自由論,在宣傳自由的同時,我們還忽略了另一受害群體――女性。大家對這個問題做出了熱烈的讨論。李志毓老師以自身親身的經曆,向我們講述了民國時期女性的事件。提出我們對當時“自由”、“平等”等定義的了解,應當放在當時的背景之下。隻有對曆史有着深刻的理解,才能對現在、對自身有着更好的把握。
晚上九點的鐘聲敲響,在激烈的讨論中大家戀戀不舍的結束了這次沙龍。雖然活動結束了,但從中收獲的知識與感悟卻讓我們久久難以忘懷。曆史在不斷延續,而曆史上那些帶給我們的寶貴财富又怎能夠忘卻呢?我們回首往事,總結經驗;而這些經驗更促使我們關注現在,放眼未來。就這樣,曆史的年輪才能緩緩向前,永不止步。讓我們共同期待下一期史季沙龍的舉辦,在這互動交流平台上暢遊古今,發掘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