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平凡的易學傳承者――曆史系“朝華夕師”系列活動采訪張志哲老師
發布時間:2013-06-19
平凡的易學傳承者
――曆史系“朝華夕師”系列活動采訪張志哲老師
甲子風華,師道綿長;以師為鏡,啟迪智慧。日前,曆史系啟動了第五期“朝華夕師”之名師訪談活動。本次采訪對象,是我系張志哲老師。
張志哲,祖籍安徽巢湖中廟鎮,50年代考取複旦大學曆史系,跟随周谷城先生學習中國通史、世界通史。後專攻思想史,跟随周予同先生學習經學曆史。畢業後任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系教授。張老師著述衆多:《中華佛教名勝大觀》、《中華現代高僧》、《道教文化辭典》、《道教神秘大觀》、《儒家經學史導論》、《中國史籍解讀》、《震蕩與整合――春秋曆史文化流程》、《易經風水應用手冊》等等,以及優秀論文若幹。如今退休在家,卻不賦閑,身兼上海市易經學會會長,上海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長江三角洲醫學研究領軍人物等多種稱号。如他所言――“退休了,我才真的可以幹自己的事了”。
 

一、我的一生很平凡
迎着周末清晨微冷的空氣,采訪組一行出了地鐵站,然後穿過幾條早已沸騰起來的街道,再走進一處僻靜的住宅區,便到了此次采訪的目的地――師華苑。
張老師已早早起來等着,精神矍铄,雙目有神。采訪組架起錄像設備,落座之後便開始了采訪。
張教授很低調,在同學請他介紹自己的早年經曆時,他開頭即說“我的經曆很簡單,初中在合肥二中,高中是合肥一中”,再後來便是50年代上大學。3年大災荒時,張教授正在上大學。“當時讀書很苦,上課背《資治通鑒》”;當然,生活條件也同樣艱苦。但這,更鍛煉了人卓絕的意志。
大學期間,張教授先治中國史、世界史,後來發現自己對思想史更感興趣,便随周予同先生修習中國經學史。後來任教期間,除了春秋戰國秦漢史,也研究道教、佛教和周易。關于張老師對以往經曆的回顧,最令同學們印象深刻的,是他對自己的定位,“我很平凡”,“環境很重要。我在上高中的時候并沒有很突出,但我後來上大學了,慢慢地研究然後到今天取得了一些成果”、他沒有突出自己先天的異禀以及後天的刻苦,他将大多數原因歸結于環境。面對人生,面對命運,他不恨生未逢時、未能有一個更安定的環境來大展宏圖;面對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他不言自己“天生我才”、“我輩豈是蓬蒿人”。或者,在張老師看來,自己就是一個“蓬蒿人”,一枝恰好長在了較為肥沃土壤上的蓬蒿。
二、易學,是一門很深厚的學問
易學,确是一門很深厚的學問,從中國無史可考的傳說時代算起,它伴随着中國曆代王朝已經走過了千年。“中國古代哪一個朝代都要講易經,你看那帝王将相,王公貴族,哪個婚喪嫁娶、打仗什麼的不用易經?易經不是迷信。”
從遠古制八卦的伏羲講起,到“拘而演周易”的文王,再到《易》發展為《周易》,這一原本存活在神秘的天人感應與民間傳說中的神秘學說,得已留存至今。出兵征伐,婚喪嫁娶,從國家大事到日常生活,易滲透在社會的各個層面。中國這一路走來的兩千年曆史,周易與儒學一道,支撐起整個社會的文化精髓。但至近代戛然而止,張老師談到今天的易學,提到最多的一句話是“易經不是迷信”。這或許從側面反映了,對易學迷信的認識早已在人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中國的文化傳承,至此出現危機。
從張老師的言談中,大家可以感受他對易學的喜愛,也可以感受他對現代人們不了解易學的憂心。他講周易中的五行八卦,分配組合,對應意義。老師反複舉例,來向同學們解釋周易不是迷信,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文明的重要體現。我們離古老的文明,那些神秘與風雅的文明已經越來越遠了,然而,如果未能從這疏遠中醒悟,恐怕有一天會真的失去它們。
三、曆史一門足以立身的學問   
在衆多的學科中,張老師偏愛曆史,他認為曆史是所有文科類學科的基礎,曆史足以立身。
有的學科,重修辭而輕史實,因此缺乏一份厚重;有的學科,重冥想而輕史實,因此那些艱深的道理浮在高空。張老師認為曆史是所有學科的基礎,是文科類的入門學科,因為它紮實、嚴謹,注重證據,這是很多他學科都不能相比的。張老師反複提到,一份材料說一份話,這是曆史最重要的特點。而一個人年輕時最好的選擇就是曆史,因為這是基礎。張老師對大家說,學曆史是選對了專業。
張老師對曆史系充滿感情,他向同學們問起系裡現在的狀況,問那些熟悉的老師在開些什麼課,哪個老師去哪裡了……他又和大家講起了許多學校、系裡的往事。同學們發現,今天的師大,已經在學術氛圍上越來越寬松而自由了。在這樣的沃土上,應該更能大展拳腳吧。
 
兩個小時的采訪匆匆而過。同學們向張老師深深緻謝,然後道别。
一路無話。采訪中的所得,讓大家陷入了深思。“平凡”的張老師,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出了堅實而不平凡的路。而同學們,每一位平凡的學子,又該如何走自己的路呢。答案,在心裡,在今後每一天都行動中。
撰稿:李梅
來源:曆史系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