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從河運到海運:19世紀江南的漕務積弊及其改革
主講:周健(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系)
評論:趙思淵(上海交通大學曆史系)
時間:2014年11月20日(星期四)11:30-13:30
地點:闵行校區人文樓5303學術報告廳
主辦: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論壇簡介:
空間是存在者的存在樣态。地域空間、城市空間、公共空間、私人空間的存在形式,又是依據各種人際關系所劃分之群己的權力關系之顯現。自十九世紀以來基于現代性立場的書寫中,叙述話語圍繞着時間性與社會性展開,對空間的遮蔽,使得地方性知識常被視為普世規律,進而構建宏大叙事。曆史系“空間8226;權力8226;書寫”系列論壇的開創,嘗試調動的批判性的思想潛力,從民族國家曆史主義的主流叙事中破繭而出,展現另一個搖曳多姿的曆史世界。
本講簡介:
本沙龍以江南的漕務為例,讨論晚清以來中央與地方(省)關系、政府财政與民衆稅負之聯系等問題。19世紀前半期的嘉道年間,江南的漕務積弊成為十分重要的經世議題。該問題的實質在于:漕務浮費的大幅擴張,極大地提高了河運成本,以緻官民交困,收兌兩難。一方面漕糧浮收始終維持在較高的水準,其中“小戶”負擔尤重;而另一方面,江蘇曆年起運抵通之漕額持續虧缺,京師倉儲不敷支放。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央政府迫于财政壓力,自上而下地推行漕糧分成海運。由江蘇至浙江,海運逐漸取代河運,成為此後之常态,這是清代漕運制度的重要變革。
然在道鹹年間,漕糧海運在财政層面的意義是有限的,籌議者彌補倉儲、革除漕弊之初衷,均未能實現。這是由于,計臣、督撫所關注的隻是中央與省級政府間漕糧收入的分配,他們無意從最基本的環節(州縣一級的收支)來改革漕糧制度。因此,戶部借海運集中财權的努力,盡管一度頗具成效,終因太平天國戰争的影響及基層官吏的制約而告失敗。
主講簡介:
周健,2012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獲曆史學博士,現為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系講師。主要從事中國近代社會經濟史研究,目前關注清代的田賦制度、中央與地方的财政關系、地方行政的運作與基層治理等問題。曾在《近代史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清史研究》、《中華文史論叢》等期刊發表論文近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