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新進教師系列學術講座之二:在科技與政治之間:1950年代初中蘇天然橡膠科技合作
發布時間:2017-10-23
  10月18日下午14點,曆史學系新進教師系列講座繼續進行。主講人姚昱教授,講座題目是《在科技與政治之間:1950年代初中蘇天然橡膠科技合作》。
  姚昱教授的講座題目新穎、視角獨特。他從大家平素不太關注的、卻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橡膠”出發,深刻論述了橡膠對戰争以及東西方國際關系的重要影響。
  姚昱教授的講座分為四個部分:首先,介紹了橡膠戰略價值的形成,橡膠在東南亞的種植及其壟斷地位的形成。然後,姚昱教授講授了橡膠在二戰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日本發動太平洋戰争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奪取東南亞的橡膠,打破英國、荷蘭對橡膠的管制。橡膠不僅在“熱戰”期間具有重要作用,在冷戰時期也是各國争奪的重要戰略物資,姚昱教授認為“對天然橡膠的争奪是東西方陣營經濟冷戰中的一個核心問題”。在美國的影響下,英國、荷蘭等西方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進行天然橡膠的出口管制。1949年“巴黎統籌協調委員會”成立後,每年對社會主義國家橡膠的出口,隻配置8萬長噸。如何突破西方對社會主義國家的橡膠管控,成為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必須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中蘇合作,在中國大面積的種植天然橡膠,自然成為社會主義國家擺脫西方對橡膠控制的最有效方法。講座的最後部分,姚教授詳細講述了中蘇雙方在天然橡膠種植合作過程中的艱辛曆程,中蘇從合作最初的“蜜月”到最後的矛盾重重。在中蘇合作種植香蕉的過程中,蘇聯提供的技術援助雖然在某些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在許多關鍵領域産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其中尤以僞遺傳科學李森科主義為甚。而中國之所以能在相關科研領域取得進步,關鍵是成功地利用了自身的科研力量。但總的來說,來自蘇聯的理論和經驗占據了上風,而中國自身的科技優勢反而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和發揮。這一狀況固然反映了新中國建立初期蘇聯對中國科技經濟領域所具有的巨大影響,也說明了中國自身在培養和發揮自有科技力量方面存在着許多問題。 
  姚昱教授的該場講座,信息量很大。用“橡膠”作為一條主線把二戰時期、冷戰時期、朝鮮戰争及五六十年代中蘇合作中的衆多問題有機地聯系起來,使大家認識到橡膠這一看似毫不起眼的物資卻是影響東西方各國之間、社會主義國家之間國際關系的一個重要因素。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該講座擴大了視野,學習了知識,收獲頗豐。
(文字:祝曉香)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