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态
曆史系社會實踐隊考察徽州地區水利工程
發布時間:2013-08-01
 

尋夢徽州�

――曆史系社會實踐隊考察徽州地區水利工程

 

水,為萬物之源。江河之畔,滋養百姓,孕育文明。與此伴生的水利建設,同樣有着悠久的曆史及文化内涵。曆史系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于78日~717日前往徽州地區,對地方水利設施進行考察,從而了解曆史、向先人借鑒經驗,為農業建設的發展及文化的傳播,盡自己的一分力量。

 

一、��

78日,實踐隊伍對��進行了考察。從西溪南出發,沿老公路前行。随後過了新橋,到達愚公堤。愚公堤上有一座三孔古橋,叫愚公橋。橋下就是��渠道。随後,大家又前往位于半節街的��報功祠,但發現,僅剩前門還在。

��是徽州當地最大最複雜的灌溉系統。歲月變遷,如今渠道變更已非常厲害,加之淤塞與城鎮擴張,其中段已難以辨認。于是實踐隊決定直奔�田――��的終止處。但那裡隻剩下頹垣敗瓦,及��口上的觀音橋。

在熱心村民的幫助下,實踐隊拜訪了村裡的老書記及村主任,就呂�管理、呂氏家族、賽會信仰等問題進行了采訪。一個龐大的水利灌溉系統離不開當地各村各戶的共同修建,而修建過程中的控水權,及其所反映的鄉村社會秩序,将成為實踐隊後期關注的重點。

 

二、垅�

對垅�進行考察的時候,發現它與呂�有着異曲同工之妙之處:這裡也有一條觀音橋。從觀音橋上往下,靜水流深潛藏着點點脈動,透着股生命的靈氣兒。在曲盡通幽處,大家仿佛能看到清朝建成時期,這條細長卻貫穿西溪南村整個村落的小溝渠,溫柔的灌溉着兩邊的農田,為四周的枝繁葉茂,注入慈母般的力量。

垅�與��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雖然沒有��的磅礴氣勢和複雜的灌溉系統,但垅�的秀美和沉靜卻依舊透着股韌勁兒,也更多了些人工管理、保護的痕迹。配合着觀音橋的青磚白瓦,垅�淡淡的,有股江南水鄉的靈動,不由讓大家感受到上善若水的寬容與沉靜。

 

三、條�

告别垅�,實踐隊員繼續緩緩而行,一路走過羊腸小道,來到更加偏僻的條�。與垅�不同,條�則更多透出點舊棄人世的荒涼之感。斷磚殘瓦中卻也意外讓大家發現到此行最大的寶貝――反映條�水權糾紛的殘碑。這為實踐隊研究徽州地區的鄉村秩序提供了實證材料。但有些可惜的是,上面的字迹因為年久磨損,有些看不清楚了。

在垅�的盡頭,條�的詹塘亭與支巷遺世而獨立,那上了年代的磚瓦仿佛訴說着風雨侵蝕中的幸存。不同�有着不同的特色,也浸透着曆史的滄桑。

 

四、昌�

717日,實踐隊考察了另一條線路――昌�。這條水利系統原本由當地的望族――莘墟吳氏籌資建造,曾紅極一時,為村民帶來便利。令人唏噓的是,如今其取水口已日漸幹涸,而水渠上的古橋也是雜草、枯枝遍布,一片頹态。

幸運的是,小隊找尋到了莘墟吳氏的後人并進行了采訪。從中大家得知了這條水渠的管理情況。原來,曆史上也曾出現過對昌�的管理權的争奪,表明着水利控制權對當地村落和宗族的重要性。此外,村内也有許多的祠堂和廟會,有助于大家了解當地的鄉村秩序。

由于昌�的日趨枯竭,不遠處又興起了替代昌�功能的二壩。這條大壩源源不絕地灌溉着農田,成為村民重要的水利依賴。

 

由此,實踐隊對徽州的四條重要的水利系統:呂�、昌�、條�、垅�的考察告一段落,從中大家領略到了不同的特色,但都彰顯着水利在村民生活和鄉村秩序中的重要性。随後,實踐隊将從地方志、水利志、譜牒中獲得更為詳細的史料。感夢敢當,史志不渝。尋夢徽州�,我們在路上。

 

撰稿:餘康、王璐

來源:曆史系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