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由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系主辦,圖書館協辦的“鑒往知來――甲午戰争120周年祭系列活動”在闵行校區圖書館啟動。曆史系黨委副書記李炜菁老師、謝俊美教授、圖書館胡文華老師、曆史系團委書記蔡慧賢老師出席了本次活動。
下午1點,啟動儀式在圖書館一樓報告廳舉行。胡文華老師和李炜菁老師分别緻以開場詞。胡老師歡迎廣大師生到館參加系列活動,豐富曆史認識的同時也能增進對圖書館資源的利用和了解。李老師則對本次活動内容作了詳細介紹,圍繞本次系列活動的專題講座也随即開始。
思甲午・專題講座
中國近現代史專家、曆史系謝俊美教授的專題講座題為“‘和議終非中國計,雄兵方逞帝王才’――對中日甲午戰争的再反思”。首先,謝老師用一段他本人于20年前、甲午戰争100周年時接受上海電視台采訪的視頻開場。甲午戰敗、《馬關條約》的簽訂,對中華民族的傷害比想象中更大。謝老師用詳實的數據引起了同學們對甲午戰争的思考。
接下來,謝老師對甲午戰争的背景及影響做了深入的闡釋。他指出,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前就已有侵略朝鮮和中國的野心,海外擴張思想早已确定,隻是明治維新後才明确提出“争朝、争台與大陸”三大政策。戰前,日本通過多種渠道搜集中國軍情,而清政府也未對日本有意的挑釁予以強力回應,更絲毫沒有意識到近在咫尺的危險,于是導緻了中方慘敗結局。謝老師還通過對威海三降日旗與南開校史、校訓的解讀,指出當時中國敗在國民素質低,并以漢武帝反擊匈奴與現下釣魚島事件為例,說明國家強大才是根本之道,和議并非長久之計。
此外,謝教授結合自身求學經曆,對在座學生提出了多讀書、獨立思考的要求,師生均要勇于創新,切勿迷信和局限教材。謝老師從曆史命題引申到國家命運與個人使命,讓學生深受啟發,現場氣氛熱烈。
祭甲午・主題圖展
“鑒往知來――甲午120周年祭”主題圖片展也于5月7日下午正式開展。本次圖片展由曆史系本科生負責完成,從前期圖文資料搜集、内容編寫、版面設計及展出,曆時近兩月。
同學們從現有書籍、檔案、海内外數據庫中搜集珍貴的曆史照片與文字史料,結合本人在專業學習中所獲得的知識與體會,圖文并茂的再現了發生于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戰争。本次主題圖展從戰争的背景、過程、結果、反思四個部分,對曆史進行了全面的回顧與探讨。甲午戰争是日本蓄謀已久,不宣而戰;中國被迫迎戰,一年來戰況慘烈,最終水陸皆敗;馬關議和,割地之廣,賠款之巨,空前曠古;反思過去,更懂得居安思危、實幹興邦之意義所在。
圖片展現場,由曆史系志願者為大家做講解,大家也認真的駐足觀看與思考。有同學表示“圖片展内容十分詳細,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甲午戰争之恥,也讓當今的我們進一步去反思這場戰争,重新審視中日關系。”
祭甲午,回首思戰敗之痛,更為擡頭穩步前行。本次圖片展将一直持續到五月底。
學甲午・知識競猜
觀展之餘,“讓我們一起走進甲午”知識競猜也如火如荼的進行中。本次知識競猜同樣由曆史系本科生負責完成,同學們踴躍參與了出題、制作卡片、現場布置等各項工作。
在活動現場,題目在展闆上一字排開,難易程度不同,同學們紛紛選擇燈謎積極應答。參與者的表現可謂大放異彩,其中一位曆史愛好者接連答對了10道甲午難題,獲得了大家的贊許和獎勵。工作人員在現場核對答案,不僅為回答正确的同學頒發書簽、筆記本作為獎勵,更是為沒有回答正确的同學耐心解釋答案,鼓勵大家再接再厲。
知識競猜活動曆時半個小時,活動現場氣氛熱烈,最後全部的題卡均得到了有效的回答。在活動中,廣大參與者學習到了甲午知識,深化了對講座内涵的認識,更了解甲午戰争對于當時與當代的巨大影響。
兩個甲子過去了,時間易逝,國恥難忘。在世界融合日益緊密的潮流中,作為新一代的大學生,我們應當如何去反思這場戰争,并能夠以一種正确的态度去審視現代國際關系,思考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之路,是非常必要的。曆史系正用這一系列活動把全校師生帶回思考的領地。接下來,本次甲午戰争120周年祭系列活動還将有教學技能競賽、征文、實踐考察等多項内容。曆史系将繼續發揮專業特色,讓“學國史、體國情”的精神激勵我們前行。
撰稿:金睿、楊瑜、馮甯默
來源:曆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