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2日下午,曆史學系在闵行校區人文樓5403會議室舉辦“青年史學工作者的成長之路——相隔二十五年曆史學系兩代人的師生對話”講座。講座由思勉班導師組成員唐小兵老師主持,并有幸邀請到曆史學系中國史教授李孝遷老師、世界史教授孟鐘捷老師參加講座,兩位老師作為95級與96級基地班的學生與第一屆和第二屆思勉班同學們展開交流對談,由此把華東師大曆史學系兩代學人聯系起來。
講座伊始,李孝遷老師和孟鐘捷老師分别向同學們講述了自己在華東師大曆史學系基地班讀書求學的經曆。
提及二十五年前的校園氛圍,李孝遷老師認為那時的生活簡單,與今天的大學生活相比,自由支配時間更加充裕,同學師生間的交流也更頻繁熱絡。在如此寬松的環境下,李孝遷老師喜歡窩在床上讀書,以成壘圖書圍成一座自己的小天地,也可與老師天南海北漫談,甚至常常到淩晨兩三點。
此外,李孝遷老師還提及了華東師大曆史學系悠久深厚的學術傳統,以此激勵同學們要對自己和曆史學系有自信,同時鼓勵同學們保持廣泛閱讀的習慣,歡迎同學們多來系裡逛逛,與老師交流提問。
緊接着,孟鐘捷老師也講述了他的求學與任教經曆,他提到“曆史學系是有曆史的”,追溯系史,基地班與思勉班正是一種薪火相傳關系,兩者的建設也是一個積累經驗、不斷改進和逐漸成長的過程。孟鐘捷老師選擇曆史學系是出于機緣巧合,在曆史學系的幾年裡,從班長到晚會主持人,再到學生會主席,他充分地體驗了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而學術興趣方面,也有着從中國古代史到世界史的大跨越,最後機緣巧合地選擇了德國史。基于自身經曆,孟鐘捷老師向同學提出幾點建議:對于人生境遇抱着“既來之,則安之”的順其自然态度;不必事事追求完美,要分清輕重緩急,對自己要寬容一點;在學術上,也不必過早定型,局限于一個領域,讀書不怕雜,要涉獵廣泛。
說起讀書時的故事,三位老師相互補充,提起很多轶事掌故,引發同學們笑聲不斷,使人感到輕松愉快。
在聆聽了二十五年前學長們的基地班求學和生活經曆後,19級和20級的思勉班同學們也就當下曆史學學子們所關心的問題與學長們展開真誠坦率的交流談話。同學們踴躍發問,而老師們的回答也妙語連珠,現場氣氛歡快而熱烈。在談及本科生學術寫作訓練時,老師們認為現階段同學們不必苛求作品的創新性,而重在培養論文寫作規範與提煉觀點的能力,文章力求簡潔,課後可與老師們交流論争。提及曆史學之用和學曆史之樂時,孟鐘捷老師提及曆史學的“無用之用乃為大用”,而李孝遷老師則作了生動的比喻,曆史學好比一個遊戲,解開前人未解之謎便是一種莫大的快樂。在探讨現實關懷對史學研究的影響時,李孝遷老師又指出曆史學研究雖然力求避免外在環境的幹擾,但真正的價值無涉是難以做到的,但對現實的關懷并不一定與曆史學客觀中立的相沖突,有時反而有助于曆史學研究,增進人們對曆史的理解。此外,談話内容還涉及博雅教育、史學史課程設置、中國的世界史研究等多個方面。
當下學生們所面臨的焦慮問題引發了現場激烈的讨論。面對同學們學習和生活上普遍存在的焦慮,唐小兵老師指出,當下的青年們認為自己隻能成功不能失敗,因為當今社會容錯率低,一旦失敗則将永遠失去機會、落後于人。這種所謂的主流價值觀對個體的心智生命造成了很大的壓抑,人生和學術都是一個試錯的過程,要有想象另一種生活的動力和願景。事實上,競争之外那片自由的“野地”并非不複存在,隻是往往被同學們所忽視,要學會尋找屬于自己的可以自由呼吸的“心靈庭院”,同學們也要學會敞開心靈做朋友,不要總是将同學當做競争對象,更不要太在乎外界的評價,要學會找到自己和接納自己,隻有獲得了内在的友誼才會形成緊密的共同體和緩解内心的焦慮,他引用我校著名曆史學家楊國強教授的話,期待思勉班的同學自己造就自己,自己證明自己。而在李孝遷、孟鐘捷兩位老師看來,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與焦慮共存,适度的焦慮有助于學術創造,但過度的焦慮就會摧毀人生,要學會與自我的焦慮達成和解。尤其是對于曆史學系學子而言,在深刻了解認識曆史人物的命運浮沉之後,更應該有開闊的眼界,勇于原諒自己并坦然面對失敗。面對種種選擇,不為自己的人生設限,當決定做時就拼盡全力,不留遺憾,也不患得患失,要認識到挫折也是成長的一部分,關鍵是如何面對挫折。同時,作為新一代學人,身上要有人間煙火氣,有學術追求固然重要,但也應享受生活,熱愛生命并善待自己。
最後,李孝遷老師以王汎森院士的“曆史學是一種擴充心量之學”勉勵同學們,并鼓勵思勉班同學們作為學術共同體應進一步加強同輩間的交流互動,對同學們提出殷切期望。之後,三位老師與同學們合影留念,本次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