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講座

2021616日星期三下午3點,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特聘教授虞萬裡老師應邀莅臨我校,在闵行校區馮契學術成就陳列室(原人文樓學術沙龍)開展了一場題為《中國古代姓與氏之起源》的精彩講座。本次講座是70周年校慶·百場校級學術講座第45場,由曆史學系副教授王進鋒老師主持,華南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副院長張淑一老師一同參與本次講座的讨論。


本次講座分為三個部分,首先由王進鋒老師對虞萬裡老師的學術成果作了簡要的介紹。虞萬裡老師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研究員,前後編纂《漢語大詞典》、《辭海》等大型語文工具書達二十年之久,主持七朝石經集成課題,對《道藏》、《明經世文編》、《高郵王氏四種》和《正續清經解》等編纂和公案有清晰詳明的考證

之後,虞萬裡老師正式開始本次講座的講述。關于姓與氏,虞老師提出:漢以後稱“姓氏”,漢以前則稱“氏姓”。姓與氏起源于何時?姓與氏孰先孰後,各自有何特性?這是本次講座的重點讨論内容。首先,虞萬裡老師從姓與氏的涵義入手,指出姓字本來隻是生字,其女字旁是後加的,而氏之古義為古代氏族首領手持“社主”在傳說中的影響力,這種意識伴随着“氏”字代代相傳。之後,虞萬裡老師對姓氏與血緣程度進行界定。虞萬裡老師指出,中國古代文獻記載中的姓氏并沒有與血緣關系産生聯系,引入血緣概念以論古代姓氏,是摩爾根《古代社會》、戴維《先民社會》被譯成中文出版以後,氏族、血族、血親、血統氏族、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姓族等名詞波及、盛行中國史學界,才逐漸被用以解釋古代姓氏與氏族。因而,虞萬裡老師認為,家庭式氏族若可稱為“姓族”,也隻存在于遠古原始社會中,此時的“姓族”血緣純粹,或可稱“血緣姓族”。但是純粹之血緣組織發展到一定階段,就難保其血統之純粹,一旦打破其純粹性,血緣便成為一種虛拟之符号。此外,虞萬裡老師詳細列舉了姓、氏的數量及其起源,對姓氏的時代進行了探讨,認為古姓稀有而難征,與古氏量多而可信形成鮮明對比。虞萬裡老師綜合古文字、古史傳說和先秦姓氏實際分布狀況分析得出:殷商以前有“氏”無“姓”,“姓”是殷周革命後,姬周統治者為安撫舊邦,分封異族以鞏固新政權目的而構建的新型氏族符号,并利用這個政治符号“姓”,提倡同姓不婚,希冀通過與三代舊邦和古老氏族世世聯姻,達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族的姬周一統世界。


在講座的最後階段,張淑一老師對本次講座作了高度的評價,并且與虞萬裡老師進行了一番探讨,同學們也提出了自己的小問題,與會的老師都熱情的作了詳細的解答。

最後,本次講座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