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7日晚19:00-21:00,菠菜技术交流论坛2022年百場校級學術講座第37場暨曆史學系“大夏世界史論壇”前沿講座第5場,邀請到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曆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國洪更教授,進行了題為“古代西亞的通用語言”的專題講座。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李海峰教授主持此次活動,校内外百餘位師生通過騰訊會議在線收聽了此次講座。
講座伊始,主持人李海峰教授介紹了此次講座的主題:古代西亞蘇美爾語、阿卡德語、阿拉米語先後成為該地區影響深遠的通用語言,而這三種語言如何脫穎而出,它們之間又有何聯系,主講嘉賓将給出獨到的見解。國洪更研究員長期從事世界上古史和亞述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本場講座将帶領與會聽衆梳理古代西亞通用語言的演變曆程,并分析這些語言的文化優勢及其影響。
國洪更老師首先介紹了“通用語言”的定義及其産生的必要性——由于古代西亞地域廣闊、族群衆多,多種語言并存成為常态;但語言的差異并未阻礙古代西亞地區之間的交流,這得益于通用語言的使用。
接下來國老師由“蘇美爾語之謎”引入,探讨了學界經典的“蘇美爾語問題”及其作為通用語言的興衰曆程。蘇美爾人通常被視為兩河流域最早的文明創造者,但蘇美爾語是孤立的語言,與目前已知的任何語言都沒有确定的親緣關系,這使得蘇美爾人的起源更加撲朔迷離。早王朝時期,蘇美爾語成為兩河流域南部城邦的通用語言,主要用于國家管理,消除治理中的語言障礙。
此外,蘇美爾語很可能是兩河流域南部城邦與伊朗高原溝通的語言,對兩地物質文化交流産生了積極作用。阿卡德王國、烏爾第三王朝、阿摩利人的輪番崛起使得蘇美爾語幾經興衰,公元前17世紀後蘇美爾語最終不再作為國家管理和日常交流語言,而變成了祭祀和文書教學的學術用語。
接着,國洪更老師又聚焦阿卡德語,講解其在曆史上幾經波折的通用語言之路。作為塞姆語的分支方言,阿卡德語在阿卡德王國時期才被提升為官方語言。公元前3千紀,阿卡德語開始被廣泛使用,活躍于阿卡德王國和烏爾第三王朝時期。作為通用語言的阿卡德語不僅是阿卡德王國境内居民的交流用語,更是國家管控域内的重要工具。
公元前2千紀,阿卡德語開始在西亞地區普及,在兩河流域南北分别演化出“巴比倫語”和“亞述語”兩種方言,而兩河流域周邊地區則演化出外圍阿卡德語。阿卡德語的國際化促進了兩河流域各地商貿往來和文化傳播。但以繁瑣楔形文字為載體的阿卡德語逐漸面臨字母文字的挑戰,公元前1千紀阿卡德語走向衰落。公元前330年,亞曆山大征服阿黑美尼德王朝,希臘語成為西亞官方語言,随後阿卡德語逐漸退出曆史舞台。
國老師在第三部分梳理了阿拉米語的通用語言之路。随着亞述帝國對阿拉米政權的征服,阿拉米語在亞述帝國境内推廣,作為帝國統治工具之一。亞述帝國滅亡後,阿拉米人在新巴比倫帝國地位更加顯赫,阿拉米語在帝國管理中發揮了更大的作用。在波斯人建立的阿黑美尼德王朝,阿拉米語既用來書寫官府公函、信件,又記錄民衆日常生活。阿拉米語同樣衰落于亞曆山大征服帶來的希臘化時期,但時至今日世界上仍有數以萬計的人使用阿拉米語。
講座最後國洪更老師總結了上述三種通用語言的特點。雖然蘇美爾語、阿卡德語、阿拉米語成為西亞通用語言的曆程和使用情況不盡相同,但它們在傳播推廣時都與軍事征服活動密不可分。此外,這三種語言先後成為流行兩河流域的通用語言反映出其先進的文化優勢。通用語言的使用也促進了該地區的國際交流和王國内部的政權穩定。
講座結束後,國洪更老師還與現場聽衆展開互動。來自菠菜技术交流论坛、南京大學、中山大學、西北師範大學等高校的師生與主講嘉賓讨論了“古代西亞通用語言及中國古代漢語的特點比較”、“古代西亞語言的研究近況”等問題。交流氣氛熱烈,講座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