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講座


 

2022年8月7日810,菠菜技术交流论坛“史海新舟”跨學科講堂第,邀請到複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潘豔老師,進行了“探幽有術:科技考古研究概覽”的專題講座。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副教授、“思勉班”導師趙晉老師主持此次活動。本系列課程受到廣泛關注,活動通過騰訊會議直播向校内外全體師生開放,每期課程都有百餘位聽衆參與互動

 


講座伊始,主持人趙晉老師介紹了本系列課程的開設初衷:曆史學系“思勉班”拔尖培養特别重視“曆史+”跨學科交流,曆史學研究不應局限于文字材料的整理運用,也應借助科技考古、田野考察等多種途徑獲取史料,以使研究更加接近曆史真實,更富學術關懷。潘豔老師長期從事大植物遺存研究,緻力于從人類生态系統的角度探讨古代人地關系,以及通過考古材料綜合分析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問題。本系列講座一定可以為同學們打開一扇窗戶,開拓學術視野、培育問題意識、夯實研究基礎。

 

潘豔老師首先講解了“科技考古”的概念和意義,指出考古學的本質是彌合時空的鴻溝,考古學家利用現有科技手段考察曆史遺迹,力圖提取物質遺存所包含的各種信息,最終複原已經逝去的人類行為。潘老師特别指出,現代考古學本身就是一個跨學科的産物,這門學科自誕生之日始,就不斷吸納和借鑒其他學科的因素。考古學的諸多實踐需要通過跨學科的途徑來完成。但是,科技考古并非是各類研究工具的總和,闡釋物質遺存的核心目标依然要回歸對人類社會曆史的解釋。

在第一和第二講“生物材料的形态研究”中,潘老師着重介紹了“植物考古”和“動物考古”的研究概況。從事植物考古的研究者可以利用種子、果實、木材等大植物遺存和孢粉、植矽石、澱粉顆粒等微體植物遺存,探尋古代人類的食物來源、農業生産、人地關系、社會結構、宗教信仰等問題。此外,潘老師還分享了田螺山遺址發掘、木材考古分析、孢粉分析等領域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通過這些豐富的植物考古實例,與會師生對史前人類經濟活動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

而動物考古的研究對象主要是動物骨骼的形态,研究者通過分析動物的骨骼遺存可以了解古代人類聚落和季節性活動情況、動物的馴化與畜牧業活動,以及與動物骨骼相關的制骨工藝和宗教信仰。如對兩河流域紮格羅斯山區動物遺存的考察,就可以探尋山羊馴化的最早起源。潘老師還詳細介紹了各類動物的骨骼形态,并且分享了動物考古的鑒定及記錄流程,引發了與會師生對考古實踐的強烈興趣。

 


相比動植物遺存,人類骨骼遺存更能直觀地體現古代人類的體質狀況、族群特征、地域分布等曆史信息。

在第三講“人類骨骼的形态研究”中,潘老師從考古實踐中人類骨骼的鑒定引入,揭開了人類骨骼遺存隐藏的奧秘。通過科技手段,研究者可以在遺址中準确辨别人類骨骼與動物骨骼,并且獲知人骨的個體性别、年齡等信息。此外,骨骼的病變、外創等痕迹也有助于了解人群的生産生活狀況乃至某些個體的生活史。

最後一講“生物材料的分子化學研究”,潘豔老師從“穩定同位素分析”、“脂肪分子分析”、“蛋白質分析”、“古DNA分析”四個角度系統介紹了考古學研究所使用的生物化學技術,讓與會師生感受到科學技術與曆史研究相結合的價值。

 


主持人趙晉老師在總結中表示,潘豔老師的課程深入淺出,在生動詳實的考古案例中,聽衆可以自覺體會到跨學科研究的重要性。正如王國維先生提倡的“二重證據法”,科技考古的成果讓我們接近曆史的真實;同時考古實踐也有助于曆史研究者超越“帝王将相史”的研究,更加關注底層人民的社會生活史。與會的同學們也表示本系列課程豐富有趣,對曆史學專業的學習具有啟發意義,并紛紛結合所學知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認識與疑問,同潘老師進行了深入交流。為期四天的講座圓滿結束!

 

學員心得

2020“思勉班”張姝妍:

這場科技考古的系列講座,對我而言,除了知識上的拓展,亦有更為特殊的意義——在文書碑刻、卷宗檔案之外,更有大量的實物資料等待着人們運用日新月異的科學分析方法進行研究,而這恰恰能補足正史“帝王将相家譜”之外,芸芸衆生的生活實況;這種曆史研究手段更與我少年時代對生物化學的興趣不期而遇,格外親切。“百家往而不返”,必然不能相合通用,“道術将為天下裂”;唯有與其他學科廣泛交流,才能“備萬物之美”,見“古人之大體”。科技考古的興起正是一個典例。這次講座為我們打開了一扇大門,實在是受益匪淺。

 

2021“思勉班”李星志:

通過本次課程,我對于科技考古有了初步的了解,收益頗豐。老師通過豐富的科學知識,為我們展現了不一樣的考古現狀,特别是讓我們了解了對于更加遠古時期的考古新成就。通過科技與考古的結合,能夠讓考古更加富有魅力。而這樣的學習也無疑使我們能夠對平常的曆史研究給予一定的借鑒意義——即在曆史研究中,運用部分科技考古的成果,更好的探尋曆史,私以為這是十分重要的。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