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7日至7月22日,菠菜技术交流论坛“史海新舟”跨學科講堂第三季邀請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博士、内蒙古師範大學科學技術史研究院講師魏雪剛老師,進行了“科學史四講”專題課程。本系列課程秉承曆史學系拔尖計劃2.0培養方案中“曆史+”跨學科交流精神,提升“思勉班”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的理解與融合;同時此次活動通過騰訊會議直播的形式,向校内外全體師生開放,旨在加強學術交流與對話。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思勉班”導師趙四方老師主持此次活動。本系列講座受到了校内外廣泛的關注,每次課程都有數百位師生在線收聽。
7月7日第一講:科學史與技術史導論
在此次導論課中,魏雪剛老師主要通過與曆史學的比較,讓曆史學出身的學生對科學史和技術史有一個大緻的了解與感性的認識。在國内的學科劃分當中,科學技術史往往被劃分在理學的名下,但是科技史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與曆史學的關系也十分密切。在學科内部,科學史與技術史也有着諸多差異。魏老師特别指出,科技史的性質在于三點:史學、交叉、專門。這個領域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從曆史視角來看,科學史始終處于動态發展過程中。此外,魏老師還梳理了華東師大與科技史研究的淵源。
談及史學與科技史研究對象與方法的異同,魏老師認為這兩個領域是有“内核的差異、廣泛的聯系”。具體而言,科技史以科技為關注對象,以曆史學為主要研究方法。但是,目前曆史學與科技史存在現實的壁壘,魏老師特别指出曆史學家與科技史家存在心理上的區隔。事實上,科技史對曆史學研究可能發揮的作用在于,提供科技相關的文獻,形成新的議題。魏老師強調隻有保持各自領域的核心,才談得上理解和融合。
在師生交流互動環節,魏雪剛老師回應了校内外聽衆的提問,讨論了科技史的獨特意義。主講人圍繞人文學科與科技史的交互、科學前沿的探索、應用科技史與科學史教育等角度闡述了科學史的研究意義。最後,魏老師建議同學們破除文理分科的偏見,利用信息化時代的便利條件,構建自己的獨特知識結構。
7月14日第二講:科學史的發展曆史
課程伊始,魏雪剛老師對“思勉班”同學的作業進行了反饋交流,共同辨析“科學”和“技術”的概念。第一講課程主要圍繞對科學史的感性認識,而第二講則從學科曆史入手。魏老師首先梳理了西方科學史的發展曆程,介紹了代表人物的主要觀點,如薩頓“從科學知識方面讨論理性的發展過程”、科瓦雷“從概念分析讨論科學思想”、默頓“社會對科學的影響”、庫恩“科學中的革命”、科學知識社會學“科學知識的社會建構”。
魏老師還指出,科學發展與社會曆史是密不可分的。近代科學史的發展除學科内在動力外,也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啟蒙運動、兩次工業革命都使得人們樂觀的看待科學技術;而兩次世界大戰之後,人們又開始對科學進行反思,追溯科學發展的社會根源。上世紀60年代,科學史發展又與學科建制化交織在一起。
接着,魏老師講述了中國科學史的發展曆程。古代科學史的論述散落于“史書”、“子書”和科學著作中。清末民初,學者一方面承襲乾嘉學術,搜集整理古代科技文獻;另一方面受到國外科學技術史研究的刺激,以現代科學解釋中國傳統科學知識。同時學科史著作湧現,出現了學科專門史的研究專家。新中國成立後科學史進一步建制化,改革開放以來學界湧現出大量科學史專題研究與研究叢書。魏老師最後還讨論了中國科學史研究和發展的趨勢。
課後主講老師還與“思勉班”同學讨論了備受關注的李約瑟問題,以及如何在科學史研究中體現曆史的複雜性、醫療史與科學史的關系等話題。
7月21日第三講:科學史的基本研究方法與旨趣——論著分析
第三講為科學史經典論著分析實踐課,課前魏雪剛老師精選了科學史經典著作和論文供同學們閱讀。魏老師提出,要想研究一個學科,就要了解其研究方法和旨趣在哪裡,而獲得這些切實可行的途徑是閱讀該領域的典範著作,将這些論著放在曆史視角下,其意義可能會更容易把握,正可謂“有所法而後能,有所變而後大”。
接下來,魏老師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史論著展開了分析:
薩頓1920年出版的《科學史與新人文主義·一個人文主義者的信念》提出了一個問題:“任何一個從事一項長期而艱巨事業的人,都時常會向他自己發問:‘這值得嗎?’”從事人文社會研究的學者可能都會有這樣一種焦慮存在。在閱讀文獻材料時,這些材料是否隻是研究對象,是否會對個人、自身有一定的聯系?這是薩頓這本書帶給我們的思考。
劉勝利的《科學思想史的魅力——評亞曆山大·柯瓦雷研究科學革命的三本著作》一書提煉了柯瓦雷的核心思想:理性和進步、内在和自主、觀念的更替、人類思想的統一以及“概念分析法”等。柯瓦雷自己的著作《伽利略與17世紀的科學革命》通過對“慣性”概念發展的曆史梳理,呈現了這一概念的确立負載着宇宙觀念和思維方式的變化。
默頓提出了著名的“默頓命題”——“作為英國新教的一種形式的清教與科學的制度化之間有着積極的重要聯系”以及“經濟和軍事的迫切需要對科學研究焦點産生影響”。《科學社會學·科學與軍事的相互作用》一文則是針對後者的一個典範研究,集中探讨了軍事技術如何影響科學研究的焦點。
庫恩《必要的張力·科學發現的曆史結構》體現了其科學革命(“前科學——常規科學——危機——革命——新常規科學——新的危機”)的觀點。庫恩指出,不應把某一科學成就歸之于第一次發現它們的曆史人物,實際上科學發現是一種延續的曆史事件,其中具有内在的結構。在庫恩的曆史叙述中,有很大程度是通過科學革命來闡述曆史發展脈絡。
關于李約瑟的《中國科學技術史》魏老師主要想讓同學們了解此書編寫計劃的緣起、進展與現狀。李約瑟的科學觀是“百川歸海”,他的研究主要是要回答如下問題:中國是否有科學?以及與之相關的“李約瑟問題”。在“比較科學史”視野下,李約瑟認為中國古代科學、西方古代科學、現代科學具有一緻性,這導緻他多是從科學内部差異來說明為什麼中國科學發展的興衰,因而更傾向從外在論來解釋“李約瑟問題”。
此外,魏雪剛老師還讨論了錢寶琮《朱世傑垛積術廣義》、李迪《秦九韶與<數書九章>·秦九韶傳略》、竺可桢的《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孫小淳的《中國古代科學的“詩性”與“禮性”》、華覺明《技術史的研究方法——以失蠟法學案為例》、錢存訓《印刷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作用》等中國學者的科技史研究論著。
最後,魏老師總結道,每一種方法都有自己的适用範圍,史無定法,應該根據自己研究的具體問題進行創造性借鑒,争取在繼承基礎上進行創造。中國和西方在研究科技史方面有所不同,中國更側重于“從史料到問題”,西方則從“理論到史料”,這是兩種不同的切入問題的方法,可以根據不同需要進行選擇。
7月22日第四講:中國數學史的研究曆程與反思
第四講魏雪剛老師由“對中國傳統數學的印象”問題引入,中國傳統數學往往被零星地了解。現在有把中國傳統數學當作“另一種知識體系”看待的趨勢。中國傳統數學自有其特點在,如統一性和連續性,實用性與社會性,“寓理于算”等。在梳理中國數學史發展脈絡前,魏老師通過考察中國數學通史著作的分期問題,呈現了百年來學者對中國傳統數學認知的變化,并推介了錢寶琮主編的《中國數學史》等經典著作。
先秦數學史的專門研究者較少,主要有陳良佐、李迪、鄒大海幾位先生,主要是面臨着史料匮乏的困難。漢唐時期則有着大量的傳世文獻供予研究,如《周髀算經》《九章算術》《海島算經》等算經。1964年,錢寶琮先生主編的《中國數學史》出版後,數學研究出現了“貧礦”一說,即錢先生數學史研究已盡善盡美,難為後人所突破。直至80、90年代,才再度出現《九章算術》的研究熱潮。
宋到元中期數學史的研究,同樣是史料豐富、研究者衆多。明末到清末的數學研究,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比較薄弱,1978年大學恢複招生後成為學位論文選題的熱點。
講座最後,魏老師交流了自己的研究體悟與反思。當前數學史研究與上世紀數學史研究相比,可能在逐漸疏離數學知識本身,研究方向也更專門細化。魏老師認為這固然是研究多元化的成果,但也對研究主題“細化”的趨勢表示了擔憂。此外,魏老師還強調了繼承前輩學者的重要性。
講座結束後,趙四方老師對魏雪剛老師的講座做了簡要點評,并與主講嘉賓交流觀點。校内外聽衆也與魏老師進行了良好的互動。在熱烈的交流氛圍中,講座圓滿結束,給此次科學史系列課程畫上了圓滿的句号。
學員心得:
2020級“思勉班”季家豪:
在此次科學史課程上,我學習了科學史與技術史的差異,并了解了人文與科學在這一領域上的交互。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獲或許不是知識性的,而是認識到了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的必要性,多了解一些此前不甚了解的科學知識,并将這些知識運用于理解一般曆史上來,這或許是我們學習科技史的一種意義。
2021級“思勉班”曹明睿:
魏雪剛老師的科學史系列課程讓人受益匪淺,從廣義上來說,曆史學包含了曆史發展過程中一切的人類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科學技術”自然包含在内;同時,現代曆史學既然是一門人文科學,自然也包含在“科學技術”之中,二者密不可分。魏雪剛老師為我們厘清了科學史的定義與發展脈絡,并傳授了科學史入門的基本方法;不管以後是否從事科學史研究,通過這次課程我開闊了研究視野,增強了跨學科的能力,收獲頗多。
會議記錄:季家豪、張姝妍、張瑞千、羅淇尹
供稿:葉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