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态
第一屆中國德國史研究青年論壇“德國史研究的新視野” 順利舉辦
發布時間:2022-07-27


2022年7月16日至19日,由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社科學術社團主題學術活動資助、中國德國史研究會主辦、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承辦的第一屆中國德國史研究青年論壇在線上順利召開。


本屆論壇以“德國史研究的新視野”為主題,旨在促進中國德國史研究的學術體系建設和後備力量培育,為有志于從事德國史研究的青年學人打造一個提升自我、交流互鑒的平台。來自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曆史研究所、北京大學、複旦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西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菠菜技术交流论坛等在内的二十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與青年學子,以及《德國研究》和《探索與争鳴》的編輯共約六十人參與了此次論壇。有近三百位學人在線旁聽了活動,參與了讨論。

 


7月16日上午,論壇開幕。中國德國史研究會秘書長、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社會主義曆史與文獻研究院孟鐘捷教授緻歡迎詞,介紹了本屆德國史論壇舉辦目的和參會者的基本情況。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副系主任、主持工作的梁志教授在緻辭中從學科建設、研究方法、德國史研究本身三個角度分享了他對本次論壇意義的理解。菠菜技术交流论坛世界史學科負責人沐濤教授表示,論壇的舉辦無疑将帶領更多青年學子走向德國史的研究道路。最後,中國德國史研究會代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曆史研究所研究員景德祥緻辭。景德祥研究員強調了在德國史研究會中傳承的力量,并表達了對青年學子們能夠在論壇中暢所欲言、學有所得的期望。

 


主題講座

在本屆德國史青年論壇中,來自各高校的德國史研究專家、學者帶來了精彩的主題講座,介紹德國史研究的新視角、新成果,并與同學們展開了充分的探讨與交流。

 


7月16日上午,華中師範大學邢來順教授分析了德國的現代化進程。他指出,德國現代化既擁有與西方現代化轉型共同的曆史背景,也擁有自身獨特的曆史邏輯。這一現代化道路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十八世紀中期至十九世紀中期,此時德國在歐美現代化節奏中以獨特的方式邁向現代社會。第二階段是十九世紀中期至二十世紀初期,德國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現代民族國家的建構,并以德意志帝國為平台提出了現代化的訴求。第三階段是一戰結束至二戰爆發,在西方制度的壓迫下,此時的德國現代化出現了從自由主義向極權主義的極端搖擺。最後階段是二戰結束至今,聯邦德國回歸現代化的曆史邏輯,一方面受美國影響,另一方面又有自身鮮明特色的現代化道路。

 


同日上午,北京大學李維教授圍繞《凡爾賽條約》中的戰争責任問題與民族統一問題,探究德國納粹運動的興起。李維老師指出,《凡爾賽條約》判定了德國作為一戰戰敗國需承擔主要責任。在德國民衆看來,魏瑪共和國的建立也是德國投降的産物,象征了德國的失敗,因此一直懷有憤懑情緒。關于德意志統一問題與納粹興起的關聯,學界讨論并不充分。李維老師指出,1871年德意志帝國雖然建立,但并沒有完成德意志民族的真正統一,這也成為德國人民渴望實現的夙願。《凡爾賽條約》簽訂後,希特勒建立大德意志帝國的主張恰恰迎合了時人的普遍訴求。因此李維老師認為,納粹運動的興起并不是單純由希特勒等少數納粹分子締造的,而是有着深刻社會曆史背景,符合德國民衆選擇的結果。此外,李維老師還對納粹的政治主張、納粹的具體含義及納粹分子在施政期間的行為進行了梳理,并給予了同學們對待曆史研究應有之态度與方法的指導。李維老師強調,同學們應樹立對曆史學科的自信,相信曆史研究者的工作是揭露真相,不應受到其他社會科學方法的過多誘惑,且應重視實地考察,學習考古學的實證方法,重視對史料的辨析與利用。

 


7月17日上午,湖南師範大學羅衡林教授考察了德國基督教會對納粹黨上台的态度與反應。羅衡林教授通過對納粹黨宗教政策的闡述以及對教會資料的考察,介紹了德國基督教會在納粹黨上台前的基本情況,分析了其中新教教會和天主教會對納粹黨上台的不同态度。納粹上台前,德國基督教會與納粹黨基本保持協調一緻,納粹黨積極營造堅持基督教信仰的氛圍。從1919年魏瑪共和國建立到1932年大選期間,新教教會由對魏瑪共和國的全然不信任,到讨論納粹運動,發展成為納粹運動的贊成者、中立者與反對者,再到最後大部分人全然接受了納粹主義意識形态。而天主教會以擁護魏瑪共和國為主,确立了與納粹黨的對立關系,但随着納粹掌權趨勢明顯,對其态度也更加模糊。納粹黨上台之後,新教部分牧師加入了德意志基督徒組織,并在教會内進行改革,這些舉措順應了新政權的要求。天主教會則借助“神授”一說,同樣承認了希特勒上台的合法性。而教會中也不乏有一些人士對納粹集團的暴力措施可能會施加于天主教會發出了警告。

 


同日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曆史研究所王宏波研究員探讨了十九世紀末德國崛起過程中的外交政策。王老師以一戰中德國戰敗導緻德國崛起的過程中斷為切入點,首先分析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德國與世界的政治格局。當時的德國憑借雄厚的工業、科技和軍事實力以及穩定的社會環境成為了歐洲強國,向着世界強國邁進。當時的世界正處于急劇的變化中,表現在新興列強對原有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發起挑戰,資本主義國家由自由資本主義階段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全球化趨勢進一步明顯的情況下摩擦和沖突愈加頻繁等多方面。面對這樣的國際環境,德國在外交層面面臨着地緣政治劣勢凸顯、對國際貿易市場依賴性過強的巨大挑戰。為了應對這一挑戰,德國及時調整了國家發展戰略,從大陸政策轉向世界政策,緻力于從歐洲強國發展為世界強國。王老師進一步探讨了德國外交在經濟、政治與軍事層面應對政策的得與失,為一戰的爆發與德國的戰敗提供了區域史與全球史相結合的視角。

 


7月17日晚,南京大學王濤教授從影像史學這一新興領域出發,探讨了影像中的德國曆史。王濤教授分析了将曆史與電影并置在一起的價值。不同媒介書寫曆史的方式是多樣的,電影以其聲音、畫面與獨特的鏡頭語言為曆史創造了可感知的空間,使曆史視覺化。然而長久以來,學院派學者傾向于對以電影書寫曆史持保留态度,質疑其真實性。王濤老師引用了福柯的觀點表達對曆史虛構性與真實性的看法。他認為真相隻存在于其相對的曆史語境之中,書寫的曆史本身隻是一種表述,而非确定的真理。因此電影對真相特殊的曆史的叙述,并不比其他方式更低一籌。随後,王濤老師通過分析阿瑟·艾爾頓、海登·懷特等人的理論作品,介紹了德國史學界對影像史學由探索到逐步接納的過程,并闡述了電影扮演“記憶之場”的功能,以及電影對于曆史的學術價值,即電影如何書寫曆史、傳播構建了怎樣的曆史。最後,王濤老師對《辛德勒的名單》與《再見列甯》兩部經典德國曆史電影進行案例分析,讨論了研究者依據電影文本展開曆史研究的可能方式。

 


7月18日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曆史研究所景德祥研究員分析了青年蘭克的成長曆程。在正式切入主題前,景德祥老師分享并評論了數本關于蘭克研究的重要著作,涉及蘭克著作史、影響史以及蘭克史學在中國史學界的傳播。對于蘭克青年時代的研究,景老師以蘭克書信集作為史料基礎。蘭克作為德國最重要的史學家之一,青年時期卻非常艱辛,經曆了身份與就業困境、政治困境與科研困境。蘭克原本不是普魯士人,而是薩克森選侯國人,拿破侖戰争後,蘭克的家鄉被割讓給普魯士,蘭克對薩克森感情深厚,但為了生計不得不向普魯士教育機構求職,最終成為奧德河畔法蘭克福中學的教師。維也納會議後,德國爆發了以青年學生為主體的自由民族運動,支持青年運動的蘭克受到了“卡爾斯巴德決議”的政治高壓。在移民計劃失敗後,他隻能寄希望于學術以擺脫自身政治困境,但科研也同樣面臨障礙。蘭克的第一本書寫作過程非常艱辛。但他最終克服了重重困難,憑借其第一本書及附本進入了柏林大學曆史系任教,開始了其輝煌的史學事業。

 


同日上午,北京師範大學侯樹棟教授将視野放至中世紀的德國,探讨了奧托王權的相關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奧托王權與君主政治的關系。傳統解釋視奧托王權為真正的君主制。然而,二十世紀後半葉以來流行的另一種解釋認為奧托王朝的權力是沒有國家的王權,權力的運行通過個人關系實現,而非公共制度。侯老師從史學史的角度追溯了這一觀點産生的源流。他認為,王權的個人性不能否認其是君主政治的實質,并根據東法蘭克德意志公爵的特點,指出公爵權力的合法性來自王權。第二個問題關于奧托王權與選舉王權。一個常見觀點是,理論上中古德意志是選舉王權,而實際上基本是世襲王權。侯老師否定了這種對立觀點,指出在奧托王權時代,國王指定的王位繼承人必須經過權貴選舉,中世紀早期世襲與選舉并存是西歐政治生活的普遍現象。第三個問題關于奧托王權最大的政治成就。侯老師認為,其最大成就在于初步奠定了德意志的王國一體,奧托王權具有超越部族的對更大共同體的認同,即使十二世紀後德意志政治曆史曲折複雜,諸侯領地邦國崛起,王國一體并沒有被摧毀。

 


7月18日下午,雲南大學錢金飛教授探讨了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的政治統治體系。錢老師首先介紹了神聖羅馬帝國與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的區别。為管理龐大帝國的疆域,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建立了系統的統治體系。錢老師探究了這一統治體系的具體安排與其實際效果。帝國的決策機構為帝國議會,其組成機構諸侯院實行集體票制度進行帝國決策。帝國司法體系由帝國最高法院與帝國皇家法院組成,确立了通過法律解決争端的原則,維護了帝國内的和平。帝國财政分為帝國稅及帝國義務攤派兩大部分。十六世紀設立的帝國行政區起到了承擔政治、軍事和财政協調責任的作用,其負責人成為行政區與帝國官方交往的橋梁。此外,錢老師也對帝國内領地國家的統治體系作出了詳細闡釋。錢老師最後指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是一個“互補性的帝國國家”,具有“帝國-帝國行政區-領地國家”三位一體的性質,每個部分既獨立又相互補充。這一統治體系具有有效性、有限性、防禦性與多元性的特征。

 


7月19日上午,最後一場主題講座,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鄭寅達教授分享了他從事德國史研究的一些心得與體會。鄭老師首先回憶了他德國史研究的學術道路,談論了當時曆史系教研組領受國家基金項目,收集翻譯原始檔案,撰寫研究論文,以及他所負責的德國史專著出版的一系列過程。從中可以一窺前輩學者為中國世界史學科建設的筚路藍縷、苦心經營。講座的第二部分,鄭老師讨論了德國史研究的共性與個性問題,即世界曆史發展的一般規律與德國曆史特殊性之間的關系。他圍繞部分代表性問題展開分析,如德國的誕生、中世紀德國國際地位、德國的資本主義、宗教改革與三十年戰争等等。在曆史教材與世界通史的德國叙事中,這些問題中的重要細節被省去,而它們在德國史研究中卻是無法繞開的關鍵。鄭老師認為,從事德國史研究關鍵在于把握德國貫穿始終的德意志特色,如此才能從更高的角度掌握德國曆史的個性與脈搏。

 

主題講座之外,本屆德國史論壇共設三個分論壇:德國與世界,政治與社會,文化思想與史學史。共有三十二位青年學子進行專題報告。

論文講評·第一小組



第一場

 

7月16日下午,第一小組共有四位學員進行論文彙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曆史研究所王超副研究員擔任點評人。

福建師範大學社會曆史學院的陳王子玄彙報了1918-1923年美國人道主義援助下德國的“求援外交”。這一外交政策促使德國獲得美國援助并最終參與修訂《凡爾賽條約》(尤其是賠款問題)。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的顧年茂關注醫療史這一新興領域,指出十九世紀下半葉德國關于細菌論和瘴氣論的南北之争對德意志帝國的醫療行政管理與衛生權力運作模式産生重要影響,加快了公共衛生治理中央化的進程。複旦大學國務學院外交學系的何曉昕對德國聯邦議會四次通過涉藏決議案展開機制分析,并關注這一行為對中德關系造成的影響。山東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的李屾将近代德占膠澳華人雇傭軍與英占威海衛華勇營進行對比研究,探讨了兩者在創立目的及發揮作用的一緻性,以及規模、作戰能力、存續時間等方面的不同之處。


王超老師肯定了幾位學生的文章在學術史梳理、選題創新性、史料來源等方面的優點,并提出了一些不足與建議。王超老師提醒學生應更加注意文章标題的雕琢,善用副标題突出重點,使其精煉的同時充分地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選題意義也需要得到明确,選題範圍過小則難以凸顯文章的意義與創新性,而強行為文章拔價值也容易弄巧成拙。如果選題的意義不夠明晰,則容易在文章的最後造成結論與預先設想脫節的反差,使文章的邏輯也出現前後矛盾,成為論文的硬傷。此外,王超老師也提醒學生們注意一些如文章篇幅安排、注釋規範、行文語病等細節的技術性問題。

 

第二場

 

7月17日下午,同樣有四位學員進行彙報,《德國研究》編輯陳弢副教授擔任點評人。

華中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的鈕思佳研究了第三帝國時期德國精英眼中的中國現代化。外交官、商人、其他知識分子組成的德國精英們對中國的現代化問題産生了獨特的見解,他們的看法影響了當時德國對華的外交政策及當時的中德交往。南京大學曆史學院的彭韻築聚焦納粹統治時期猶太人中的“與敵合作者”,運用心态史的理論方法分析探究其内在的原因和邏輯,揭示出迫猶浪潮下猶太民族多樣化的應對方式和生存狀況。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的吳佳奕對中世紀德意志地區向東殖民運動與波西米亞族群問題進行了梳理,并分析兩者存在的關系。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的張斐聚焦于二十世紀上半葉德國天主教傳教士在山西朔州地區的活動,以期在新的維度上為中德人員交往史的研究帶來啟發。


陳弢老師對同學們運用跨國史的視角,并結合曆史學、社會學與民族學等跨學科方法進行研究表達了贊揚。跨國史的研究突破了政治史與外交史的界限,建構了一種政府檔案主導之外的新叙事。陳弢老師也從曆史學刊物編輯的角度,結合同學們的論文,談論了其對于問題意識與學術史的看法。他認為同學們在選題時,除了填補過去的學術空白,更重要的是與前人對話,因此學術前史的研究非常重要。在陳弢老師看來,前人的研究成果越豐富,論文的選題越有意義,越有可能做出更有創新性的貢獻。最後,陳弢老師指出論文寫作應注意連續性與斷裂性,關注研究對象與外在時間和空間的聯系,這樣才能更好地明确研究意義。

 

第三場

 

7月18日下午,有三位學員進行彙報,西北大學曆史學院柏悅老師擔任點評人。

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院的張婧研究了二十世紀初中德文化交流視域下的德國“智慧學院”,通過詳盡的史料考證梳理其成立背景、組織結構、文化活動等等,并總結其對中德文化交流的影響。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的張翼通過對三巴會傳教士的漢字羅馬化運動的過程分析,考察了十九世紀中德社會文化互動的進程。東北師範大學曆史學院的趙磊研究了一八四八年革命失敗後,不少德意志政治難民流亡美國的這一現象,他指出,這些“1848年革命分子”作為跨國史的載體,給德意志地區和美國均帶來了深刻的影響。


柏悅老師指出,學生們論文報告的選題涉及傳教士史、移民史等當前熱門的跨學科話題,具有很強的創新性。針對有兩篇論文均缺乏研究現狀這一部分的問題,柏悅老師強調了在論文中對學術史進行回顧的重要性。同時,她也提供了一些具體的方法指導,如在拟文章标題時需注意的事項,如何在标題中體現研究者的問題意識、研究對象的時代背景以及論證的重點。對于中德交流史的相關研究,柏悅老師建議同學們應在文中補充更多基于中國視角的論述與反饋,而非隻局限于收集更多的德文材料,這樣才能使跨國史的維度更加豐富飽滿。


論文講評·第二小組

 


第一場

 

7月16日下午,第二小組有四位學員進行彙報,華中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嶽偉副教授擔任點評人。

暨南大學文學院的黨嘉宇關注“償命金”這一法蘭克時代法律沖突解決領域的重要概念,并對其運作機制進行分析。償命金數額差異建構起一種權利邊界,進而促成新的身份邊界和群體的認同,服務不同的政治目的。天津師範大學歐洲文明研究院的董坤考察了漢堡自由港自1888年創立至2013年關閉期間的發展曆程,以及影響其發展的諸多因素,并希望借此為中國自貿區的建設提供經驗和教訓。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的黃昆依據最新中外檔案文獻資料,探析在解決德國國家外部安全的問題上,施密特均勢戰略思想以及聯邦德國在美蘇《中導條約》達成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湖南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的劉港源論述了納粹統治期間德意志銀行的“雅利安化”,這一過程成為納粹德國工業、貿易和金融等方面“雅利安化”的有效工具和中間平台。


嶽偉老師指出,同學們的選題新穎,研究材料也很充實,但仍然存在不少可以改進的問題。部分同學的文章存在文不對題的現象,标題範圍太大或是太小,使讀者在閱讀文章時産生與标題的割裂感。同時,嶽偉老師也強調應注意文章的結構安排,使分論點能層層遞進,也要處理好分論點之間的交叉,使文章能夠呈現完整的邏輯關系。在史料選用上,嶽偉老師提醒學生,在将私人信函、文書等非規範性史料與官方文件等規範性史料交叉使用時,應注意對前者的史學價值作出解釋,使自己的史料引用更具有信服力,而非前後不一,從而難以自圓其說。同理,在使用陌生且關聯全文的重要概念(如“雅利安化”)時應引用權威資料,對其作出定義與解釋,從而使文章符合學術規範,更具有信服力。

 

第二場

 

7月17日下午,同樣有四位學員進行彙報,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葛君老師擔任點評人。

華中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的劉劍楓研究了一戰前夕德國軍費投入和使用情況,并對過往西方學者将軍費比例高視為德國軍國主義狂熱程度遠超其他國家的證明這一觀點,提出了有力質疑。複旦大學國家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的樓天雄關注冷戰初期的德國天主教問題,研究了梵蒂岡、盟國對德管制委員會與《德梵政教協定》的合法性之争,他認為這種争議實為權力博弈與意識形态較量,反映出梵蒂岡外交戰略的現實性與靈活性。天津師範大學歐洲文明研究院的任淑媛研究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德國的青年阿利亞組織,探究其不同階段的發展曆程,以及其對德國、巴勒斯坦以及歐洲猶太社區的影響。山東大學曆史文化學院的石非凡研究二戰中不同階段美國空軍的對德戰略轟炸,并探析美國社會各界、美國政府與前線指揮官等不同群體對該戰略的态度與反應。


葛君老師在點評中強調同學們需重視論文的問題意識。研究者需常常與自己對話,與前人對話,明确自己的研究與前人類似的研究相比,創新點在何處,研究這一問題的意義在何處。圍繞這一問題深入地展開觀點與論述,才是衡量一篇文章學術價值的關鍵所在,才能使文章避免陷入史料堆砌式百科全書的誤區。針對國際關系與曆史學研究的聯系與區别,葛君老師也向同學們提出了一些建議與看法。他指出曆史學研究不能隻引用官方檔案作為唯一的史料來源,還應收集各個角度的史料展開論證;同時,在對外交政策詳盡梳理之外,更重要的是深入挖掘行為者背後的意圖。此外,葛君老師也提出了一些更加細節的建議,如在對軍事費用等數據梳理時,可以将數據整理成清晰的表格;在對某一具體方面進行跨國比較時,應注意控制變量,排除其他影響因素。

 

第三場

 

7月18日下午,有三位學員進行彙報,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周施廷副教授擔任點評人。

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院的王林關注将十六世紀後半葉至十八世紀的曆史解釋為教派化運動時期這一觀點,并考察圍繞這一教派化運動展開的豐富争論。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的王志華研究十八世紀下半葉德意志貴族的家庭教育,探究其興起背景、主要特征與社會影響。東北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的張友傑考察早期薩克森社會,對其“統一族群”與“部落聯盟”兩個标簽進行詳盡地辨析。


周施廷老師對彙報人論文選題的新穎度、資料豐富程度、學術史的細緻梳理、框架結構的清晰度表達了贊賞,并就德意志貴族家庭教育中教師來源的統計、薩克森人與法蘭克人的融合與區分等問題與彙報人進行了探讨。周老師也鼓勵同學們運用更多跨學科的資料來豐富自身的文章内容。自由讨論環節,周老師也與幾位彙報人、旁聽老師、同學展開了關于如何在文章中體現問題意識的交流讨論。


論文講評·第三小組


第一場

 

7月16日下午,第三小組有三位學員進行彙報,《探索與争鳴》的楊義成編輯擔任點評人。

北京大學曆史系的陳琬睿以1946年德國《世界報》為例,展現媒體在盟軍占領初期既接受占領區政府審查、又竭力保持獨立與客觀的複雜處境。北京大學曆史學系的範繼敏通過五張具有典型性的海報,将西德和平運動中的“美國形象”具體化,以理解西德和平運動對美國政策的批判與期許,以及對美國主導之世界秩序的變革訴求與局限。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的任小奇研究魏瑪時期烏發電影入上海的曆程,認為電影的流轉築起了一種跨越空間的想象與感知的可能,這種間接性的轉映也映射了日本在東亞的霸權。


楊義成老師從學術期刊編輯角度對三位彙報人的論文進行了點評。他指出,現在不少同學選題對象的範圍都相對狹窄,為了體現案例研究背後的選題意義及學術價值,研究者往往會給文章添加副标題。然而,不少文章隻是對案例本身進行分析,行文中卻缺乏對副标題即研究對象具有代表性的論證。因此楊編輯指出,如何在論述中做到以小見大,展現自己的觀點,是同學們都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對于圖像史學領域的論文彙報,楊老師也給出了中肯的建議。他提議在研究此類問題時,同學們可以引入相關的史學理論,以豐富文章的論述。除了對海報内容本身的分析外,也應關注其生産傳播與消費機制,從而更好地描摹圖像背後代表的不同群體。楊老師也建議彙報人們充實文章的曆史語境,使論證更有說服力。

 

第二場

 

7月17日下午,有四位學員進行彙報,四川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呂和應副教授擔任點評人。

南京大學曆史學院的王思婕關注美國德裔女性作為“他者”的維度,探究南北戰争時期美國德裔女性的雙重困境。北京大學曆史學系的楊晶晶聚焦于《德意志帝國》一書,考察其作者漢斯-烏爾裡希·維勒的社會史書寫模式。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的楊琪依托豐富的史學史資料,研究二戰之後,在學術和社會紛紛轉型背景之下聯邦德國開展的曆史教育學改革之路。南開大學曆史學院的尹儀明研究了1945至1949年民主德國建國神話的形成,分析關于二戰的國家記憶由“罪責記憶”到“抵抗記憶”的原因、形成過程與影響。


論文彙報結束後,呂和應老師給出了具有針對性的建議與點評。呂老師指出,在展現跨文化的“他者”視角時,應重視對兩者研究對象的對比研究,使關于“他者”的論述更加充分。同時,呂老師也強調同學們在行文時,應注意文章主要篇幅的時間背景與曆史語境不應超過标題中的範圍,否則有鋪墊過長,論述離題之嫌。在對他人的研究成果進行評論時,同樣需要相關材料來支撐自己的論述,而非僅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評述。對以國家政策維度展開曆史記憶的研究,呂老師肯定了其角度的創新性,同時也強調應該盡量使用一手文獻,且不拘泥于單一的檔案資料,應豐富史料的來源。對于史學史方向的文章,呂老師提醒學生應多從讀者的角度出發,注意行文的靈動性,擺脫論述的機械化,使讀者對相關理論有更清晰的認識。

 

第三場

 

7月18日下午,有三位學員進行彙報,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範丁梁老師擔任點評人。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張铄研究德意志文化中的浪漫主義反諷理論,尋覓其哲學基礎、雙重力量與真實訴求,從而發掘德國早期浪漫主義為歐美文學發展所奠定的理論基礎。北京大學曆史學系趙殿宇的研究以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德意志政論家、國務活動家弗裡德裡希·馮·根茨的革命觀為例,探究十九世紀德意志保守主義中所蘊含的複雜思想因素。四川大學曆史文化學院的張豪浩關注哥廷根史學,探讨了施洛澤和加特雷爾之間發生的關于“學者角色”與“認知美德”的學術論争,及其對哥廷根史學的形塑。


在點評環節中,範丁梁老師肯定了三位彙報人文章選題的新穎,問題意識的清晰以及紮實的史料基礎,并交流讨論了關于文章标題與論文内容是否相稱,以及富有哲學思辨的理論性文章是否可以增添一些曆史語境的色彩等跨學科問題。對于人物思想史的研究,範老師也向同學提出了一些建議。如研究者可以不止步于對人物思想的分析與闡釋,而是進一步追問研究對象思想的淵源,用思想解讀思想;同時也應關注同一人物在不同時期立場與态度的細微差異,展示其變化,從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立體,對研究對象的刻畫更加彰顯深度。對于書信等資料豐富且易獲得的思想史人物,範老師也鼓勵學生進一步耕耘,嘗試建立起研究對象的個人思想網絡,從而創造更豐富的學術價值。

 

 

結業式

7月19日上午,孟鐘捷教授主持了論壇的結業式。

第一個環節是學員代表發言。來自南開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尹儀明表達了對老師們耐心指導與鼓勵的感謝,并指出論壇的發言主題涵蓋了德國曆史研究的多維方面,與來自不同領域的同學們的交流使自己收獲頗豐。來自北京大學的博士研究生陳琬睿同樣表示了對此次論壇能夠舉辦的感謝,她分享了自己所做論文報告結束後老師們一針見血的點評,以及從中獲得的對德國史研究的啟發,同時也表達了對疫情結束後大家能夠線下相聚交流的期許。

 


結業式的第二個環節是青年教師代表發言。菠菜技术交流论坛的範丁梁老師表示,在論壇進行過程中,她既受教于師長與同事們精彩的講演與評論,又獲益于同學們别具匠心的文章,由此也表達了對德國史學科再攀新高峰的熱切展望。《探索與争鳴》編輯楊義成老師也分享了參與此次論壇的感受。他表示,名家雲集的德國史論壇為青年學子們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機會,作為論文評審者,他建議學子們在選題中需更加關注研究意義與核心價值,同時,他也對未來新一代德國史學人的崛起表達了美好的展望。

 


最後,由中國德國史研究會代會長景德祥研究員做閉幕緻辭。景老師總結了此次參加論壇的感受,表達了對老一代學者筚路藍縷開展德國史研究的敬意,并鼓勵年輕學者們解放思想,以實現中國的德國史研究在世界領域的突破。在結束語中,景老師再次表達了對活動資助者與主辦方、承辦方的感謝,并呼籲參會者們能夠在線下展開更深入的學術交流。

 


至此,為期三天半的第一屆中國德國史研究青年論壇圓滿落幕。豐富的活動與熱烈的交流,拉近了青年學人與專家學者之間的距離,為推進中國的德國史研究貢獻了力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