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6日下午3時,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校級百場學術暨曆史學系思勉班跨學科講座在線舉行,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陳映芳老師進行了題為《轉型社會研究的方法探索》的講座,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教授、思勉班導師唐小兵老師主持。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思勉班全體學生通過騰訊會議平台在線收聽講座,另有校内外百餘名師生參與此次活動。
講座伊始,唐小兵教授向與會師生介紹了此次活動的初衷:曆史學系思勉班拔尖計劃2.0培養方案緻力于推動跨學科學術交流,開拓學生視野,借鑒其他學科有益的研究方法。早年獲得日本大阪市立大學文學博士(社會學專業)、曾經擔任菠菜技术交流论坛社會學系主任的陳映芳教授近年來的研究緻力于“重新發現社會”——從社會中心論出發,通過田野實證調查、制度分析和曆史社會學等方法,對社會轉型過程中社會生活秩序的形成和變化的機制做出解釋,其新著《秩序與混沌:轉型中國的“社會奇迹”》剛由哈佛燕京學社資助在台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此次講座正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實現曆史學與社會學的對話,推動探索本科教學中的“曆史+”跨學科交流。
陳映芳教授首先以自身學術經曆為背景,分享了從實證史學研究到轉型社會研究的一系列學術實踐過程。作為曾經的曆史專業學生,後來又轉向社會學研究,她結合自身學術曆程回應了一個學者如何确立自身的學術主體性,并在方法上不斷克服内在于個體的時代、學科範式局限的問題。陳映芳教授特别強調研究方法中的“時代”命題,時代的局限存在于每一個個體之中,每一個學者的局限和可能性就存在于自身的學術史中。由于中國城市化的時代性問題和社會需求推動,陳教授曾投身城市田野調查,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她開始轉向對“社會”自有邏輯的探究,思考“社會學的可能性”問題。
中國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的“穩定之謎”是國際學界一個引人注目的學術議題,陳映芳教授轉向質性研究——如何解釋“轉型中國的社會穩定”。在講座中,陳教授提出在政治學和宏觀經濟學之外将“社會穩定”問題理論化、概念化,同時反思了在研究中方法的挑戰。聚焦社會學的實踐可能性,如“整體社會”研究的方法可能、宏觀社會學與狹義社會學的關系、從社會生活秩序背後的深層結構“重新發現社會”等系列主題。
陳映芳教授還從具體的研究中,分析如何克服“國家中心論-社會中心論”、“整體主義-個體主義”等方法論的二元局限,在社會生活的細微之處發現隐而未現的社會體制,并将現實置于長曆史時段之中,洞察轉型社會中混沌與秩序間的辯證關系的方法探索。最後陳教授也就中國社會科學的現狀問題,提出了幾點思考供大家進一步探索延伸:學者的内在精神需求與學術研究的關系;學術的公共性和個體探索沖動、社會角色扮演的關系;社會科學的實證精神問題;以及跨學科視野下,社會學如何及時地吸收史學的新成果等問題。
主題講座結束後,兩位教授還與在線的來自菠菜技术交流论坛、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南開大學等高校的聽衆們展開了坦誠而深入的對話交流。陳映芳教授與曆史學系思勉班同學及校外師生還就——曆史研究中個案與理論模型的關系、如何與西方學界對話、曆史研究的碎片化、曆史叙述中社會學學術語言運用的限度、轉型社會的結構轉變等問題展開了讨論。由于疫情原因此次活動雖然在線舉行,但師生們始終保持學術交流的熱情,也深受陳教授的學術探索和學者情懷所觸動,講座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