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講座

228日上午,本學期曆史學系第一場誠之課堂專家講座,在一教115教室正式開講。我系餘偉民教授為我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主題講座《如何把握選必修教材的邏輯結構和基本線索——以選必修3為例》。

餘老師從選必修教材與曆史綱要的關系講起。餘老師提醒道,如果我們仔細研讀五本曆史教材,會發現《綱要》與選必修教材之間存在知識點的聯系與重合,它們有着相同的宏觀曆史背景與不同的曆史叙事視角。那麼,我們要如何處理選必修教材和曆史綱要之間的關系呢?

餘老師提出了三條原則。首先是貫通。在備課的時候要将五本教材作為一個整體,整體把握全套教材的知識體系,也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标的意圖。其次是整合。把五本教材的知識點進行分類、歸納,按照年級教學目标分層設計教學課件,避免簡單重複。第三,需要拓展。在貫通和整合基礎上,我們就可以實現選必修教材的知識拓展功能。《中外曆史綱要》旨在通史線索的教學,提供給學生基本的知識點,選必修教材從政治史、經濟和社會史、文化史的領域,給學生補充更全面地了解曆史所必要的新知識點,以提升曆史思維的層次,擴展曆史視野。


  


接下來,餘老師以選必修3教材為例,分别講述了教材的邏輯結構、基本觀點和主要内容。 選必修3教材在内容上由三個闆塊構成,餘老師将其歸納為兩大主題,即“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及其曆史傳承”(第一和第六單元) 和“文化交流傳播的主要途徑、方式及其曆史變遷”(第二至五單元)。這兩個主題,可以作為我們進行教學設計的兩條基本線索。


  


在第一主題下,餘老師概括了以下基本觀點:世界文化多元傳統的源頭在區域文化形成的早期,即人類文明的奠基時期;區域文化的發展進程中,除了本土文化的傳承,區域文化間的交流和互相影響也發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早期文明階段的文化多樣性和文明較高發展階段的文化多樣性是有區别的,要用發展、變化的眼光觀察文化多樣性的曆史趨勢;文化遺産對保持民族文化的傳承、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和創造性具有重要意義。

餘老師指出,各個區域文化在各自的曆史環境中依據不同的曆史條件形成不同的發展高度,因此在介紹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時,應該運用比較的觀點或視角。對文化多樣性的尊重不等于否定文化發展程度、不同曆史階段以及文化價值等方面的差異。他提醒大家,在考察文化多樣性時必須依據時間維度,将農業文明階段和工業文明階段的多樣性區分開來,将文化多樣性發展的曆史階段性同“分散到整體”的世界曆史發展進程聯系起來。

在第二主題下,餘老師概括了以下觀點:一,人口遷徙、商路貿易和戰争是三種基本的文化交流傳播的途徑和方式。由于三種方式的性質和功能差異,它們對于文化交流和傳播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二,文化交流傳播的途徑和方式在不同的曆史階段呈現出不同的曆史内容和表現形式,因此要從曆史變遷的視角加以考察和把握。

在此,餘老師從曆史的縱向維度出發、以人口遷徙為例進行了重點講解。在古代,遊牧民族的遷徙、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的接觸和交融推動了早期區域文化的形成。在三次大遷徙浪潮中,遊牧文化對農耕文化的每一次沖擊,都影響着區域文化的中心轉移和區域文化的重新整合。到了近代,歐洲殖民者的擴張活動與人口的跨地域轉移導緻亞非拉地區區域文化的重構。殖民主義帶來的人口遷徙影響了兩種類型的文化重構——一種是在美洲、大洋洲,表現為族群替代的過程,形成了新的族群及新的區域文化;另一種則在亞非地區,因為殖民統治而帶來了傳統社會的結構變革和文化轉型。現代人口遷徙則主要表現為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移民和戰争難民問題,也由此引發了移民社會的文化沖突和文化認同問題。

在講座最後,餘老師還就如何理解“文化認同”、殖民主義的“雙重曆史作用”等教學難點對相關概念進行了解讀,并建議大家從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中尋求理論思考的線索。


  


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同學們都意猶未盡。餘偉民老師在講座中再三強調要整體貫通地把握曆史,注意曆史的動态變遷過程,給同學們留下深刻印象。這次講座有助于同學們對于曆史認識和曆史教育的深入思考。作為教材的編者,餘老師也給未來的教師提供了如何理解教材、把握教材邏輯結構和知識體系的指導性建議。

供稿:冉珍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