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講座


20211215日,第四期大夏世界史系列講座“思勉班”“曆史+”跨學科講座在曆史學系1206會議室舉行。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艾斯麗(Asli Berktay)老師為同學們帶來題為“抗衡19世紀巴西的‘社會死亡’——薩爾瓦多城獲釋非奴的家庭、社群及人際網絡”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曆史學系張銳老師主持,我系朱明老師、外籍教師Tim老師參加。

艾斯麗老師的研究圍繞環大西洋史、巴西史和非洲移民史,具體以19世紀巴西獲釋非奴為研究對象,探尋這一特殊群體的人際網絡和自我認同問題。講座伊始,艾斯麗老師引入了“Alforria”這一概念,在巴西被奴役的非裔群體可以通過後天努力獲得人身自由,成為新的自由群體“libertos”。這些獲得自由的非裔為尋求歸屬感,他們在社區、家庭及親屬關系等方面努力構建自我認同,并力圖重新定義個人關系網絡,最終在大西洋區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群體特色。



在探讨這一主題的具體問題前,艾斯麗老師為同學們着重介紹了學術研究中的方法。首先是新史料的應用,艾斯麗老師關注到19世紀該地區人群的大量“遺囑”,這些材料曾由于官方限制未能完全開放,在學界鮮有關注。但這些具有傳記功能的個人遺囑實則具有研究價值,可以反映當時大西洋地區非裔群體獨特的宇宙觀和價值體系。同時閱讀這些新材料有助于糾正對巴伊亞社會曆史的錯誤推測,對重新發現該地區被邊緣化的等級制度大有裨益。

其次,艾斯麗老師還分析了以巴西巴伊亞州首府薩爾瓦多城為研究中心的意義。作為真正的臨大西洋城市,薩爾瓦多城擁有特定的民族構成、社會關系,尤其是具有奴隸社會的典型特征;同時這一區域位于跨大西洋的貿易網絡中,可以為研究城市生活和天主教的結合、社會不同階層之間的互動等問題提供有代表性的樣本。講座中老師通過自身研究經曆向大家展示了全球視野下的世界史研究方法,讓在場的同學們受益良多。



随後,艾斯麗老師着重讨論了巴西非裔在身份認同中面臨的“社會性死亡”(social death)問題。非裔在擺脫被奴役身份後原有的社會身份瓦解,而他們急需重新定義人際間的關系網絡,于是通過親屬關系、社區建設等形式構建新的身份認同。艾斯麗老師特别強調,這些獲釋非裔原有的“非洲性”因素在塑造新身份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艾斯麗老師還通過深入解讀名為Vlana夫婦和Joaquim的兩份遺囑資料,為大家還原了19世紀巴西獲釋非裔的具體社會生活狀況。



此次講座為全英文講授,引起了在場師生的濃厚興趣。講座結束後,艾斯麗老師還與衆人就巴西獲釋非奴的“社會性死亡”、研究中應用的“遺囑”史料、非裔群體出生地和社會文化演變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讨論。活動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供稿:葉芷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