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講座

  

         202111月21日晚上19:30,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曆史研究所信美利老師應大夏曆史系列講座的邀請,于線上舉辦了題為“1929年《拉特蘭條約》與意大利民族國家建構問題”的學術講座。本次活動由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張銳老師主持,吸引了來自校内外的師生兩百餘人。

        張銳老師首先向大家介紹了信美利老師的個人經曆與學術志業,随後“意大利”這一概念進行了簡要地辨析,闡述了教宗國的曆史形成與發展脈絡,介紹了意大利的統一進程,以及該國統一後特殊的政教關系。最後,張老師大家推薦了與意大利史研究相關的學術著作,邀請大家在“中意文化和旅遊年”來臨之際,多加了解意大利這個美麗的西方文明古國


 

        講座伊始,信美利老師首先向大家提出了一個思考題:“什麼是意大利”?是從地理概念、還是從曆史文化等方面的概念來進行界定呢?在我們的印象中,意大利往往與奢侈品、足球、文藝複興等相聯系,而在對意大利的考古學研究中,還能發掘出不為人知的“呆萌”一面——比如二戰時期制造出呆萌造型的飛機、戰俘因飯菜不好吃集體越獄等等,這些看似令人啼笑皆非的行為使得意大利常常不被作為正式的軍事國家被讨論。


 

        在地理概念上,意大利正式成為“國家”是從統一運動開始的,在此之前,意大利是不統一、松散的,其領土上存在着教宗國和多個城市共和國。當其他歐洲國家已經由強有力的君王進行統一和治理時,意大利人仍然為維持政治上的分裂而鬥争。直到1861年,撒丁王國薩伏伊王朝才在法國軍隊、加裡波第紅衫軍以及共和派革命分子的幫助下“解放”了西西裡和那不勒斯,并于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國。伴随着統一王國的實力增強,逐漸從外國統治下收複各地,最終在1870年時實現了意大利的統一。在此之前的多個世紀裡,從來沒有任何一股力量足以将整個意大利聚集起來并放置在統一法律的管理之下,但也沒有任何一種動力使得它們各個城市共和國之間完全割裂開來,這對于後來能夠完成統一是非常重要的基礎。


 

 

在介紹了意大利的曆史發展與統一背景之後,信老師正式開啟了今天的講座主題——“國家與教會”。要想更好地理解意大利,就需要理解國家和教會在貫穿意大利發展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地位。信老師結合自己的求學與研究經曆提出,語言學習可以為我們開拓視野、增讀史料提供幫助,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從中國的視野與角度去看待同一問題,提供更多樣化的思路。為了将内容進一步深入,信老師選取了《拉特蘭條約》來與同學們展開探讨,并從“羅馬問題”、教廷轉變曆程、地方政府在國家與教會之間發揮的作用以及《拉特蘭條約》與意大利國家建構之間的内在聯系四方面進行闡釋與延伸。

1859年開始的意大利統一運動中,8世紀建立的教國不斷喪失領土,最終于1870年滅亡。教宗庇護九世為抗議世俗權力被統一的意大利王國剝奪,拒絕接受1871年意大利國會通過的給予教宗經濟補償的“保障法”,自閉于羅馬城西北的梵蒂岡宮,自稱“梵蒂岡囚徒”。後幾任教宗持同一立場,誓不出宮門一步,這一長期僵持局面史稱“羅馬問題”。



在意大利統一過程中,有一位人物非常重要,他就是加富爾。在借鑒了英國模式後,他為意大利統一提出了“自由國家的自由教會”這一基本原則。作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他要求教宗放棄世俗權和領土,并重申大衆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努力降低教宗國對于意大利統一王國的幹涉與影響。在加富爾以後的多位領袖,基本延續了其核心思想,即肯定宗教在文化中的地位,但否定教宗在政治上的要求,國家收歸世俗權力;同時強調定都羅馬是民心所向。這場博弈注定是場拉鋸戰,持續半個多世紀談判多以失敗告終,雙方或多或少進行了妥協與讓步。20世紀初民族主義者出現,提出應該利用天主教主義以增強民族主義、對外擴張1911-1912對利比亞發動殖民戰争,也是民族主義者煽動“聖戰”的手筆。這種極端化的民族主義,也是在教權與王權博弈過程中所帶來的産物之一。

教廷的轉變曆程,則與幾位教宗的态度轉變有着密切聯系。庇護九世是堅定的意大利王國反對者,既反對教徒參加政治生活,也反抗自由主義民族主義緻力于加強教宗在全世界的權力利奧十三世被稱為“資本主義教宗”,主要的關注點是擴大羅馬教廷的經濟利益,建立羅馬銀行,積極參與金融業務壟斷重要行業庇護十世時期,開始放松政治生活禁令,支持教徒與自由派達成“真蒂洛尼密約”并秘密結盟改組“公教進行會”政治組織以保護教會,試圖争取對意大利社會的控制,但最終無法争奪領土主權,其控制力和影響力逐漸衰落;至庇護十一世時期,意大利與羅馬教廷簽署了《拉特蘭條約》,最終解決了意大利同梵蒂岡之間的政治争端,同時又确立了羅馬天主教會在意大利的官方教會地位。


 

 

 

在《拉特蘭條約》簽訂後,明确劃定領土和固定資産确認梵蒂岡的國際地位确認天主教和教宗在意大利的地位。這使得天主教為意大利唯一國教,并使得宗教信仰與社會生活得到調和。

最後,信老師提出自己對于《拉特蘭條約》背後所涉及内容的思考與總結:

1)教宗及天主教會思維轉變,實際反映的是教會觀念從傳統的政治、外交思維,向更加具有活力的社會性思維轉變,不再執着于有形的資産與領土,而試圖控制更廣泛的社會各個領域;

2)和解有曆史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意大利統一王國與羅馬教廷的和解,是意大利人自身曆史和傳統的和解,也有後來個人推動、輿論宣傳等偶然性因素的參與;

3)意大利悠久的天主教傳統與現代訴求妥協、和解存在其内部的基本邏輯,具有曆史與現實的必然性,但和解時間則難以确定;

4)意大利國家建構艱難,《拉特蘭條約》并非終點,國家與教會之間的博弈、不同城市文化的顯著差異、政治和經濟領域的競争等問題,在今天仍舊突出。

講座尾聲,與會師生仍興緻高昂,踴躍提問,涉及到具體的條約解讀、國内意大利史研究現狀和研究趨勢、現代國家建構等方面的問題,信老師進行了細緻的解答。最後,信老師希望大家在學習和研究過程中,将意大利史作為一種整體、連續、關聯的曆史來看待,盡量避免片面化和自我設限。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落下帷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