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7日下午15:00,著名學者、複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曆史系特聘資深教授葛兆光先生應邀于我校人文樓5303會議室做題為“把中國放進世界:什麼才是好的曆史研究”的70周年校慶卓越學術報告,講座由曆史學系唐小兵教授邀請并主持,曆史學系李孝遷教授、李海峰教授,思勉高研院趙崧傑博士,《中國青年報》編輯張彥武、東華大學日語系李凱航老師等聆聽了講座。此次講座吸引了系内外百餘名師生參與,會場爆滿,座無虛席,會議室四角站滿了充滿求知欲的同學,聽衆積極互動,時長兩小時的報告始終洋溢着活躍的氣氛。
葛兆光教授在講座伊始,從學術史的角度提出問題:什麼才是好的曆史論著?葛教授認為評價學術著作有三大标準——新的史料和證據、新的思路和概念、新的方法和典範。
第一,提供新史料、新證據的論著可以為相關領域研究帶來新啟示。如胡适通過發現歐洲所藏敦煌文獻中有關神會的新資料,改寫了整個禅宗史,啟發研究者對以往禅宗史論述進行反思;日本學者矢吹慶輝從敦煌文獻中發現佛教宗派“三階教”的資料,啟發研究者關注中國古代曆史中容易忽視的政教矛盾。
第二,提供新思路、新概念的論著,如陳寅恪先生的“關中本位”概念、何炳棣先生“科舉與社會流動”的概念,無論是否有争議,都可以為研究開拓新的聚焦點。葛兆光教授坦誠地說:“我認為有争議、有反響的書,總比水花都濺不起來的書要有價值!”
第三,提供給學界典範和方法的論著不僅能在本專業領域産生影響,還可以為其他領域帶來啟發和樣闆。如王國維的《殷蔔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和《殷周制度論》中典範的研究方法,激發了後世學界将出土文物與傳世文獻結合的“二重證據法”;竺可桢關于中國五千年氣候變化的研究,利用考古、物候和傳世文獻的方法,啟發曆史研究中對氣候變化的讨論。
在讨論了上述三條基本标準後,葛兆光教授圍繞陳寅恪先生提出的“預流”問題,系統梳理了20世紀中國學術轉型中的特征:第一是時間縮短,把傳說、神話從曆史裡面驅逐出去;二是空間放大,不再局限于漢族中國或者核心王朝的那個範圍,而是把曆史視野擴大到滿、蒙、回、藏、朝鮮甚至整個亞洲和世界;三是史料增多,“四大發現”(甲骨文、敦煌文書、居延漢簡,還有大内檔案),引出和刺激了很多課題;四是問題複雜,破除傳統王朝的循環論,各種新理論從海外傳入。
葛教授指出20世紀上半葉曆史學的大變化,是受到19世紀到20世紀的歐洲東方學和日本東洋學的巨大刺激。連中國偏保守的學者沈曾植、王國維等人也意識到中國學術應該介入國際前沿,不然沒法跟世界對話。所以,不能夠隻固守在自己的傳統觀念裡面,要接受外來的新觀念,然後跟原來的舊材料互相結合。葛教授最後強調,當今的學術“預流”更需要“把中國帶進世界,把世界帶進中國”,以世界史整體的視角探讨中國問題,盡力破除“中國史”與“世界史”分離的壁壘。
報告結束後,現場的同學意猶未盡,踴躍舉手提問互動。來自曆史學系、中文系、美術系、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等不同院系、專業的同學向葛兆光教授提出有關海外漢學研究、數字人文技術的應用、跨學科研究等方面的問題,葛教授一一耐心解答,并為數十名同學題簽他的各種著作。唐小兵教授在總結中對葛兆光教授帶來精彩的學術報告表示感謝,并鼓勵在場的同學們繼續保持求知的熱情、擁有開闊的學術視野。講座在同學們戀戀不舍的情緒和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