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大70周年校慶·百場校級學術講座第70場于2021年11月13日上午在人文樓5403會議室順利舉行。本次講座由曆史學系張銳老師主持,主講人為複旦大學文史研究院董少新教授,主題為“明清時期中西關系史研究入門”。此次活動吸引了系内外近百名師生,我系朱明老師、劉建平老師、周娜老師和谷繼坤老師也參與了講座。
本次講座内容涵蓋了明清時期中西關系史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特征、基本問題、研究缺陷四個方面。講座伊始,董老師先對“中西關系”的發展過程中“西域”與“西洋”兩個名詞做了概念上的辨析。中國與歐洲地處亞歐大陸的兩端,而這種地理上的關系,使得“西域”和“西洋”的概念相繼出現。在1500年新航路開辟以前,古代中國主要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和廣州通海之道兩條路徑,與西域各國進行貿易往來;在此之後,世界各區域的聯系加強,相互隔絕的局面被打破,“西洋”的影響力逐漸增強。二者相比,後者在貿易往來方面的中間環節更少、耗費時間更短,首次直接地與中國産生了聯系。
随後,董老師通過介紹研究中西關系史中的趣味和門檻,來說明中西關系史研究的基本内容。結合自身體驗,董老師提出主要的趣味有三:一是能夠周遊各國,與不同的人群結識,并了解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和種族文化背景;二是具有“專門化”特征,可稱為“冷門絕學”,對知識與技能的儲備要求高,如學習外語、辨認手稿等,在探索和鑽研中收獲樂趣;三是能夠享受在中西文化之間交叉穿梭的樂趣,在文化的沖撞中開闊眼界,豐富精神世界。
而研究的門檻主要涉及到語言學習、中西文獻的對話與互證、貫通中西文化三個方面。在近代早期,中國與世界多個國家建立了貿易聯系,西方國家亦通過傳教的手段進一步加強了這種聯結性。另外,十六到十八世紀大大小小的沖突與戰争也留下了大量文獻資料。董老師通過詳細介紹了十六世紀早期、十六世紀後期、十七世紀以及十七世紀後期四個階段中國分别與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法國的關系,說明多國語言的學習與文獻的互證對話對研究中西交流史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董老師還強調了閱讀技能培養的重要性。與現代規範書寫和印刷的文本不同,近代早期的文獻多以手稿的形式保存下來,各種字體、寫法不統一,因而釋讀手稿的能力也非常重要。除了語言和文獻兩大考驗之外,中西交流的研究對于學者是否兼通中國和西方的曆史文化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在西方記載的文獻中,對于中國的官職名稱的記載往往較為模糊和籠統,無法從材料中直接定位到具體官職和具體人物,這便需要對中國古代的官制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使研究更加準确和深入地進行下去。反過來,在研究西方曆史文化時,也應當具備相應知識背景的儲備,否則研究将難以完整、全面地開展。
接下來,董老師對近代早期中西交流的基本特征進行說明。基本特征主要有四:其一,中西的接觸和聯系是從無到有,從簡單到複雜,呈現出越發頻繁、密切的樣态;其二,在交流過程中,中國對于歐洲的影響實際上遠大于歐洲對中國的影響。這從文本資料的數量、在歐洲社會各個領域的影響等方面可以看出;其三,近代早期是中西相對和平、平等交流的時期,文化上雖有強勢,但多以“入鄉随俗”方式呈現,侵略性較弱;其四,中西關系是近代早期全球關系中最重要的關系之一。
董老師表示,在中西交流領域研究中應當注意三個問題。其一,我們應反思現代世界形成中中國以及亞洲的作用。在思考現代世界的起源以及形成原因,過去常常認為是歐洲人來到中國,将中國拉入了全球性的貿易網絡體系,但實際上忽視了中國乃至整個亞洲的作用,即歐洲人來到亞洲後加入了既有的網絡體系;其二,我們應反思“西方科學技術”的說法。從橫向和縱向的角度進行溯源,科學技術是一種客觀存在,不從屬于某一國家或某一群體。現代科學是在各民族科技知識交流的過程中形成的,而不是依靠某一方的力量獨立完成;其三,我們也應反思“閉關鎖國”的說法。這種話語最早是十九世紀西方侵略中國的接口。并且在事實上,中國也從來不是閉關自守的,在同時代,中國在接納傳教士、開戶通商方面顯然較西方更具包容性。
最後,董老師指出,在中西關系史目前的研究情況中存在“分”的缺陷。一方面随着學科的精細化與專業化,曆史學研究亦強調做小題目,往往容易“一葉障目”,對大問題缺乏思考,研究出現碎片化的狀況。另一方面,以往研究強調“國别式”研究,更注重雙邊國家之間的關系,而忽略了多國的、整體的聯系。董老師強調,做研究時應以“全球史的方法”看問題,避免“分”、注重“合”,以互動、交流、網絡的視野和方法來研究這段近代早期曆史。
在提問環節中,董老師耐心解答了同學們的問題,其中,董老師強調研究曆史要牢記“文明有強弱之分,無高下之别”這一觀點,以平等的、客觀的态度去進行考察與評價。最後,張銳老師從全球史視野、跨學科融合和多語種文獻研究三方面進行總結。本次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落幕。
撰稿:顔雪純、溫子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