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ople

李孝遷

職稱:教授

郵箱:lixiaoqq@sina.com

男,浙江溫州蒼南人,1977年生。

個人簡曆

  • 1995年至2005年,在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攻讀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為:《西方史學在中國的傳播》

  • 2005年至今,任教于菠菜技术交流论坛曆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史學理論與史學史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史學史、中外學術交流史等。

著作情況

(一)專著:

1、《西方史學在中國的傳播(1882-1949)》,上海:菠菜技术交流论坛出版社 , 2007年。

2、《域外漢學與中國現代史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14年。

(二)文獻整理:

1、《近代中國域外漢學評論萃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14年。

2、《史學研究法未刊講義四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3、《中國現代史學評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項目、課題情況

1、域外漢學在民國的傳播及其影響(上海社科青年項目2009ELS001,2009年立項,結項良)

2、域外漢學與中國現代史學(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後期資助項目12FZS029,2012年立項,已結項目)

3、“他山之石”:域外漢學與民國史學互動之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青年基金項目11YJC770025,2011年立項,結項良)

4、西方史學方法論在東亞的接受(2014年菠菜技术交流论坛人文社會科學海外發文項目)

5、晚清民國中小學曆史教科書研究(上海市2015年度“曙光計劃”項目)

主要論文

1、《先秦諸子變通史學思想評議》(0.8萬字),《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1年第1期轉載摘要。

2、《網絡時代的跨文化思考》,《上海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

3、《劉師培與近代清學史研究》(1.3萬字),《東南學術》2001年第4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1年第6期轉載摘要。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01年第11期全文轉載。

4、《劉師培與近代諸子學研究》(1.1萬字),《福建論壇》2001年第4期。《新華文摘》2001年第11期轉載摘要。

5、《劉師培“古學出于史官論”探析》(0.9萬字),《社會科學輯刊》2001年第5期。

6、《〈周末學術史序〉:中國第一部以“學術史”命名的著作》,《華夏文化》2001年第3期。

7、《魏晉玄學及其學術地位的确立――劉師培論魏晉玄學》(0.8萬字),《江海學刊》 2002年第2期。

8、《劉師培前期論〈左氏〉學》(0.7萬字),《學術研究》2002年第2期。

9、《劉師培論學觀初探》(1.3萬字),《福建論壇》2002年第3期。

10、《清季支那史、東洋史教科書介譯初探》(1.5萬字),《史學月刊》2003年第9期。

11、《清季漢譯西洋史教科書初探》(1.8萬字),《東南學術》2003年第6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04年第3期全文轉載。

12、《巴克爾及其〈英國文明史〉在中國的傳播和影響》(1.6萬字),《史學月刊》2004年第8期。

13、《清季日本文明史作品的譯介及回應》(1.1萬字),《福建論壇》2005年第3期。《新華文摘》2005年第12期轉載摘要。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05年第9期全文轉載。

14、《斯賓格勒〈西方的沒落〉在中國的傳播》(3.1萬字),《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2004~2005年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

15、《美國魯濱遜新史學派在中國的回響》(2.6萬字),連載《東方論壇》2005年第6期、2006年第1期。

16、《中文世界中的蘭克形象》(1.7萬字)、《東南學術》2006年第3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曆史學》2006年第9期轉載摘要。

17、《人人都可以成為“史學家”》,《人民日報》2007年1月12日,第15版。

18、《〈史學原論〉在中國的傳播和影響》(1.3萬字),《史學集刊》2007年第3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曆史學》2007年第8期全文轉載。

19、《梁啟超早年新史學思想考源》(1.2萬字)、《史學月刊》2007年第3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曆史學》2007年第6期全文轉載。

20、《論晚清女子曆史教科書》,《華夏文化》2007年第1期。

21、《新舊之争:晚清中國曆史教科書》(1.3萬字),《東南學術》2007年第4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08年第4期全文轉載。

22、《20世紀初年域外史學之東傳》(2.3萬字),張廣智主編:《20世紀中外史學交流》第1章,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23、《“全球視野下的史學:區域性與國際性”國際學術研讨會綜述》(0.8萬字),《史學史研究》2008年第1期。

24、《德國伯倫漢史學東傳考論》(1.7萬字),《史學月刊》2009年第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曆史學》2009年第5期。

25、《蘭克史學在晚清的傳播》(1.4萬字),《安徽史學》2009年第3期。

26、《民國時期國際漢學史研究》(1.5萬字),《中外關系史論文集》2009年第17輯。

27、《晚清中小學國史教科書述論》(1.1萬字),《曆史教學問題》2005年第5期。

28、《葛蘭言在民國學界的反響》(1.1萬字),《菠菜技术交流论坛學報》2010年第4期。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曆史學》2010年11期全文轉載。

29、《魏特夫與近代中國學術界》(1.3萬字),《人文雜志》2010年第6期。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1年第4期轉載。

30、《日本“堯舜禹抹殺論”之争議對民國古史學界的影響》(1.6萬字),《史學史研究》2010年第4期。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曆史學》2011年第7期。

31、《西方考古學“三期論”傳入考》(1萬字),《學術研究》,2011年第2期。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曆史學》2011年第6期全文轉載。

32、《“制造國民”:晚清曆史教科書的政治訴求》(1.3萬字),《社會科學輯刊》2011年第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近代史》2011年第8期。

33、《湯因比〈曆史研究〉在華之傳譯》(1.7萬字),《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2011年卷,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曆史學》2012年7期全文轉載。

34、《民國時期中西交通史課程設置》(1.5萬字),《史學史研究》2012年第1期。

35、《“思想界怪傑”:再論斯賓格勒在民國的影響》(1萬字),《學術研究》2012年第4期。

36、《民國時期中西交通史譯著述評》(1萬字),《中國圖書評論》2012年第6期。

37、《“他人入室”:民國史壇對域外漢學的回應》(1.3萬字),《菠菜技术交流论坛學報》2012年第6期。

38、《域外漢學與古史辨運動――兼與陳學然先生商榷》(3.2萬字),《中華文史論叢》2013年第3期。

39、《北京華文學校述論》(2.1萬字),《學術研究》2014年第2期。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史》2014年第5期全文轉載。

40、《拉狄克與中國左派史學》(2.2萬字),《史學月刊》2014年第6期。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曆史學》2014年第7期全文轉載。

41、《國際左派中國研究與中國左派史學》(1.5萬字),《上海大學學報》2014年第5期。

學術演講

1、2014年9月,應《三聯生活周刊》邀請,演講“進化論對中國近代史學的影響”。

視頻:http://v.qq.com/boke/page/t/k/o/t0143qdfpko.html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