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ademic Lectures

2021年4月14日下午14點30分,華東師大附屬第二中學紫竹校區中學曆史教師楊喬男老師應邀在第一教學樓113教室,為我校曆史學公費師範生做了題為《初高中視野下曆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以“晚清時期的内憂外患與救亡圖存”單元為例》的精彩講座。該講座是本學期“誠之課堂”活動兼職導師講座的第一講。本次講座由曆史學系副系主任、副教授黃愛梅主持。

楊老師的講座主要圍繞“如何在初高中銜接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展開,共分:關于統編教材教學的建議、初高中曆史教學銜接的内涵、初高中備課的共性與差異性三個部分。其中,楊老師重點講解了初高中備課的共性與差異性這一部分。


講座伊始,楊老師展示了有關統編教材與舊版教材的區别以及教學困惑,提出了教學建議。新教材在編撰理念、呈現方式、内容表示方面的創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産生了“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如何開展教學過程”、“怎樣進行教學評價”的困惑。楊老師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認為在面對統編教材時可以通過辨明教材内容之間的關系、構建課程内容框架、注重教材核心内容的講授來把握統編教材,推進教學。緊接着,楊老師解釋了必修與選擇性必修的關系。選擇性必修實際上是必修内容的拓展,楊老師關注到設計結構性闆書、尋找合适的教材資源、打通初高中曆史教材對創新課程設計的重要意義。

之後,楊老師重點講解了“依托課标”理解初高中曆史教學銜接的内涵。楊老師以上海市為例,指出教師應當明确學生在初中畢業時所具備的能力以及在高中需要提升的部分,如曆史知識、曆史思維以及曆史價值觀。2017年頒布的《普通高中曆史課程标準》對初高中曆史教學銜接提出了明确要求:“高中曆史課程在結構設計和内容編排上,既注意到與義務教育曆史課程的銜接與貫通,又注意到兩者的區别,顯現出高中曆史課程與義務教育曆史課程的不同,使學生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曆史知識和技能,拓寬曆史視野,強化曆史思維,樹立正确的曆史觀念。”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需要注重初高中教學内容的銜接,更要注重高中内容的延展性。

  最後,楊老師總結了初高中教學備課的共性與差異性。教師在設計初、高中課程時,都應當具備良好的史學素養;關注學科标準、單元主旨以及課文;選取典型的材料。初、高中備課的差異性主要體現在教學方法,具體而言則是教學目标、作業、資源的設計,而這是由學生學情決定的。楊老師從單元标題、課程标題、子目錄标題詳細地對比了中外曆史綱要(上)與部編版第三冊“晚清時期的内憂外患與救亡圖存”這一課程。楊老師指出,相比于初中課程,高中課程更注重邏輯思維的培養。因此教師可以從單元主旨确定教學立意,将教學環節分為“講解核心概念叙述史實”、“借助史料進行解讀分析”、“解釋評價”三個部分,從而較為全面地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與此同時,楊老師以“挽救民族危亡的鬥争”這一課的備課思路為例,從單元、課程、子目明确教學立意,從而确定教學重難點;通過梳理課程線索,構建邏輯鍊條。楊老師強調,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教師首先要明确學習主體的差異性,确定合适的教學方法。其次,教師需要從單元、課程、子目三個層次把握教學立意。最後,要構建邏輯清晰的教學框架。

  講座接近尾聲,同學們積極提問。楊老師結合自己的教學經曆,以具體的題目以及相關時事政策為事例,回答了同學們的疑問。問題包括:史學和史料方面的異同;如何理解以考促學;對不同年齡的學生如何落實核心素養。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