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曆史系“朝華夕師”系列活動采訪劉精誠老師
發布時間:2013-06-19
曆史系“朝華夕師”系列活動采訪劉精誠老師
甲子風華,師道綿長;以師為鏡,啟迪智慧。日前,曆史系啟動了第五期“朝華夕師”之名師訪談活動。11月25日下午2點,采訪組一行四人,與曆史系退休教授劉精誠老師進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一、與史結緣
劉精誠老師熱情地招待了同學們,并介紹起自己的生平與治學經曆。劉老師1936年出生于浙江慈溪,1957年考入複旦大學曆史系,師從周予同老師。經過了5年的大學本科學習後,他又進行了為期3年的研究生學習生活,于1965年畢業。
1968年,劉老師前往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工作,并接觸了胡厚宣、顧颉剛等諸多史學巨匠。文革期間,劉精誠老師還有過一段在“五七幹校”的生活經曆。在那裡,他結識了錢鐘書楊绛夫婦。談及錢老的治學态度,劉老師予以了諸多褒揚。“由于當時沒有電腦,學習過程中隻能依靠‘做卡片’的形式了搜集材料,進行分類整合。錢鐘書先生正是通過這種方式治學,靠的是一種坐冷闆凳的硬功夫。”
劉老師承接此話題,順便對當時北京和上海的學風進行了比照:“北京學風紮實,強調‘論從史出’,而上海則更重視結論,強調‘以史證論’”。
 

二、治史之路
同學們十分好奇:劉精誠老師是如何選擇走上曆史這條道路的,而對于魏晉南北朝史的興趣又是如何引發的。劉老師坦言道,選擇曆史,純屬偶然。因為當初填報志願之時,分别填寫了複旦大學的新聞學、中國語言文學、曆史學三個專業。而就他本人而言,更傾向于新聞。而他最終進入的則是複旦大學的曆史系。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後,劉老師愈發感受到文史哲相通的重要性,也愈加認為曆史是文科的基礎,對于曆史的研習是有意義的且十分重要。1958年大躍進期間,上海地區通史的編寫交由學生編寫,而劉老師則參加了魏晉南北朝教程的編寫工作。在此基礎上,劉老師慢慢對魏晉史産生了興趣,最終選擇了魏晉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
談及華師印象,劉老師笑言,華東師大是個治學的好地方。1977年,劉老師調任至菠菜技术交流论坛,進行中國古代史課程的教學。教學過程裡,中國古代史各個階段均有涉及,而以先秦至魏晉一塊課程任教尤多。除通史課程外,劉老師還開設了中國文化史、中國道教史課程,并帶領學生前往北京、西安等地進行實地考察,倍受學生們的推崇。回憶當時華師的境況,劉老師用了“名師荟萃”四字來概括。吳澤、平心、王養沖等知名學者雲集華師,學風踏實,與複旦大學不相伯仲,皆為國内出色的曆史研究中心。
1996年,劉精誠退休在家。70歲後,劉老師稱自己不再進行大規模寫作與撰述,但喜讀書,思考仍不停止。他風趣地說道“人老了,腦子可不能停,得經常用一用才行。”除看書之外,劉老師還常通家人一道外出旅遊,美國、加拿大以及諸多國内名勝皆前往一遊,寄情山水,以怡情操,以養性情。
三、殷殷寄語
結合多年的治學生涯,劉老師語重心長地向同學們介紹了一些史學研究的方法與基本素養。他深感自己昔日專攻魏晉一隅,研究範圍似有略見狹隘之嫌,故而尤為強調“博的基礎上專”的重要性。學習範圍要廣,雖研究中國史,但世界史也要略知概況,切不能有所偏廢。而在學習過程中,外語也當格外重視,它是外出學術交流的必備條件。隻有中外曆史的博通,方能使視野拓展,使思維開闊,方能比照中西,參照古今。
此外,劉老師還向同學們推薦了研究魏晉史的著作并介紹了魏晉史方向的名家大師。他強調了學習曆史雖要讀名家史論,但對于第一手資料的閱讀不容忽視。研究曆史,離不開對于原著的研究,先看經典,再看第二手資料,才有發言權,才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然而大學能看書的時間是相當有限的,所以需要有計劃地閱讀。但閱讀不可操之過急,計劃不應太滿,廢寝忘食,是不可取的。而應當以平穩的心态,以合理的方法進行閱讀。有的書需要細看,有的則應觀其大略,必要時應當做一些讀書筆記。以《史記》為例,在一個學期内若能仔仔細細地通讀一遍,亦可謂收獲頗豐。
最後,劉老師與同學們拍照合影,并簽名贈書《兩晉南北朝史話》、《魏孝文帝傳》。帶着滿滿的收獲與思考,這一次采訪也圓滿結束了

 
也許時過境遷,對于許多事的印象都會變得模糊,然每每翻開贈書,前輩師長對于後代的期許與關切曆曆在目,思之慨然。劉老師的敦敦教誨與殷切鼓勵都将是同學們治學、教育乃至為人、處世的一大精神支柱。
撰稿:顧超平
來源:曆史系                                                 
Baidu
sogou